“王府井”的由来
王府井大街是北京有名的街道之一。辽金时代,这里是个荒凉的村落。元代建立大都城后,人烟逐渐稠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正式名称。明成祖时在这一地方建造了10个王府。
据《明成祖永乐实录》的记载,建造10个王府的工程从永乐十五年(1417年)动工,到第18年底完成,因而这条街也就改称十王府或十王府街了。
明亡后,这里的王府逐渐倾废,十王府的名称不复存在,而习惯地称为王府街了,这一带随之出现了更多的摊贩和店铺。清光绪、宣统年间,街的两旁遍设油盐店、米面铺、切面铺、粥摊、饭铺、古玩铺、药铺,还有一个"官厅"。
民国以后,1915年,北洋政府内政部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考虑这条街比较长,于是将一条街分成三截:北段仍称王府大街,中段改称八面槽,南段由于有一眼甜水井(井址在大街的西侧),就称作王府井大街了。现在整条街称作王府井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