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的由来
明代的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定都南京,在位31年,死后埋葬在南京,称作孝陵。第二个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年号建文),在位四年。朱允炆即位后,他的四叔,当时守卫北平的燕王朱棣,为了争夺皇位,发兵南下,打了几年内战,终于攻入南京当了皇帝。朱棣攻入后,当时皇宫起火,建文帝不知去向。有的说他投火自焚,有的说他出家当了和尚,下落不明,至今仍是明史上的一桩悬案。
明成祖朱棣在在南京登基后,改年号为永乐。由于他镇守北平多年,深知北平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便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开始修建北京。永乐五年,皇后徐氏死,朱棣没有在南京建陵,却派人去北京寻找“吉壤”。直至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才选好现在这片陵区,并由朱棣亲自察看决定。这里山间地面广大,群山若封似闭,中间水土深厚,确是块好地方。再加上术士们的夸张、神化,朱棣更加高兴,立即降旨圈地80里为陵区禁地,开始动工修建长陵。选在这里建陵,不单由于风景美好,更主要的是这里山势如屏,易守难攻,一旦驻军把守,既可守卫陵寝,又便于保卫京师。从这年朱棣在昌平县北天寿山下建造长陵起,到明代末帝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止,除明景泰帝葬于北京西郊金山外,十三个皇帝都埋葬在这里,形成了明代皇帝的陵墓区,因而通称十三陵。
封建时代的葬制,一般子孙的陵墓,应当一个比一个小,但十三陵却不尽然,后来居上者也不少。朱元璋是个创业的皇帝,死后葬在南京孝陵;朱棣一生五次北征,是巩固政权的定业皇帝,死后葬在北京长陵;这两座陵,一是祖陵,一是北京首陵,因此建筑规模都很大。但以后并未依此而代代缩小。十三陵中,一般凡是皇帝生前修的陵,亲自督理,不惜工力费用,所以高大、宽阔,陵殿建筑讲究,装饰富丽堂皇。死后筑陵的全是由子孙办理埋葬,一般都是草草从事,陵墓的规模也就小得多了。
朱棣长子仁宗在位仅一年,长孙宣宗在位十年,史称“仁宣之治”,实际上他们都是坐享其成的皇帝。但由于他二人跟随朱棣多年,对于建国之难以及社会情况多少有些了解,所以在称帝后在某些方面还注意节省人力、财力,曾经罢采办,减织造、瓷器等等。他们二人的陵墓,也是比较小的。仁宗曾遗诏说,我在位日浅,对百姓没什么恩德,不忍过多地劳役人民,我的陵要从俭修造。宣宗遵遗诏,亲定献陵规则,三月后就将他老子埋葬了。宣宗本人虽然在生前修了景陵,但因献陵是他制定的规模,自己当然不敢过于超过父陵。《昌平山水记》上有这样一段说:“献陵最朴,景陵次之。”现在还可以从二陵的明楼、宝城(圆形围墙)及殿基遗址上,看出二陵确比其他陵墓简陋些。
自宣宗以后,各帝都是在深宫中养大的,称帝后除偶尔出去游荡外,从不愿迈出宫门一步,因此,他们不知创业、建业的艰难,生活多荒淫腐化,懒于过问国事民情。又因为他们是在宦官侍候下长大的,听惯了宦官的阿谀、奉承,而对大臣们的逆耳忠言却听不进去,往往恣意妄为,任意挥霍。按明初葬制规定每陵葬一帝一后,可是,英宗的裕陵却葬了一帝二后,而宪宗的茂陵又增加到一帝三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朝中期政治的腐败和皇帝的荒淫无道。
武宗以后的各陵,是世宗的永陵,穆宗的昭陵,神宗的定陵,光宗的庆陵,熹宗的德陵,思宗的思陵。这个时期王朝政治更加腐败。宫廷中的奢侈浪费非常惊人。反映到陵墓的建造上就显得十分豪华,其中永、定二陵是典型代表。昭、德二陵是皇帝死后才修建的,规模就要小些;庆、思二陵是利用他人之墓埋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