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的由来
19l5年5月1日,英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坎帕尼亚"号。它是一艘由老式邮船改装而成的水上飞机母舰。飞机甲板长36.6米,可搭载12架水上飞机。由于甲板不够长,必须先把飞机吊放到海里再起飞;后来,将甲板加到了61米,飞机能够直接从甲板上弹射起来。这艘航空母舰参加了日德兰大海战。
19l7年6月26日,英国皇家海军有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暴怒"号,由大型巡洋舰改建而成,可搭载10架飞机,但飞机只能起飞,不能降落。在发生了一起机毁人亡的降落事故后,"暴怒"号的后甲板上才加装了一条长86.6米的降落跑道。
同年,英国海军又建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式飞机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这种模式的航空母舰后被称为平原型航母。
1922年底,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凤翔"号,可搭载26架飞机。它将一个小型的塔式舰桥设置在飞机甲板的右舷。这种岛型甲板以后成为航母普遍采用的模式,一直沿用到现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海军大多信奉"巨舰大炮主义",唯一例外的或许就是日本了。1940年,日本专门研制了先进的航母载机"零式"飞机。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已拥有10艘各载飞机80架左右的航空母舰,而同期美国只有8艘。
1941年12月8日凌晨,从"赤城"、"翔鹤"等6艘大型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数百架日本飞机,偷袭了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惨重的代价令美国人以及其他各国海军对航母刮目相看,"巨舰大炮主义"彻底破灭。这也开创了海战的新时代——以航空母舰为主力舰只,依靠舰载飞机的空袭来消灭对方。
于是,各海军强国竞相发展航空母舰,大批新型航空母舰相继建成服役。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和小鹰级航空母舰标志着现代航空母舰的诞生。
英国的"英仙座"号航空母舰是世界上第一艘装有蒸汽弹射器的航母。
1952年4月,美国海军获得转让许可,率先在"埃塞克斯"级的"汉科克"号上加装了C11型蒸汽弹射器,1954年该舰成功地实现了首次弹射。目前,美国最新型航母采用的是C13-1型弹射器,它能将重27669千克的飞机加速到230千米/小时。
为了保障高速飞行的飞机能安全降落,航母专门设置了阻拦装置。第一代真正的液压阻拦素是MK3型,它的设计阻拦力为35千牛。美国海军现役航母采用MK7型阻拦装置,它可阻拦速度为194千米/小时、重约23吨的现代飞机。航空母舰上还设置有应急拦机网,以便飞机着舰钩放不下或其他原因时,对飞机进行强制拦阻。
大型航母上有斜直甲板。其中,直通飞行甲板位于舰的前部,供飞机起飞。斜角甲板位于飞行甲板的左侧,与舰艇首尾中心线形成13~16度夹角,有长约220~270米的降落跑道。起初,飞机通过舰上指挥者使用手旗信号指挥着舰。1957年,美国在航母上首次试验菲涅耳透镜着舰系统。如今,更先进的"全天候电子助降系统"也已研制成功。
航空母舰由于目标太大,易遭敌方攻击,需在多艘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护卫下组成航空母舰编队。舰上通常还携带5000吨以上的航空汽油和大量弹药;常规动力航空母舰还有7000吨以上燃油,在遭到攻击时,很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另外,航空母舰造价昂贵,每艘高达20多亿美元;建造周期长,一般为5~7年;战时受损后不可能短期补充。
近年来,航空母舰上普遍装载了喷气式作战飞机。这种新型战斗机具有速度快、升限高、机动性强、载弹多等优点,能够大大增强航空母舰的空中攻击能力。许多现代航空母舰上通常还装配有核武器,具备核打击能力。
为了对付敌方水下潜艇的攻击,一般的航空母舰均装备反潜飞机。
1961年,美国建成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仅添加一次核燃料就可以使用l3年,续航力达到40万海里(约74万千米)。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讯和卫星导航系统、全天候电子降落装置、各种大功率、高精度的雷达、声呐及电子对抗装置陆续被装上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