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套”的由来
"龙套"的由来,传说不一:
有的人认为,按戏曲的习惯,有些行当的角色,是以穿戴服装名称来命名的。如旦角"青衣"就是因常穿青褶子而得名的。衙役因常穿青袍得名"青袍"。龙套也是如此,龙套穿的虽有红、黄、绿、蓝、白、黑各色,但都是绣龙的,所以叫"龙套"。
有的老艺人认为,因为早年在神话戏里有跳龙形,如《金山寺•水斗》,这些跳龙形是龙套来演,是龙套的专行,所以叫"龙套"。
著名京剧琴师徐兰沅先生认为这种说法不妥。他说:"因为在旧社会什么事情总是把皇帝放在第一位,而有些演员在演皇帝侍从时,穿的是绣龙的帔。虽说出场时侍从是第一个,但也只能说是龙指皇帝前面的套子而已,‘龙套’这个词就传下来了,并无深奥意义。"
还有人认为,以前并没有这一行,由于有了名角制,这些群众角色名演员不演,就形成有些人专门演群众角色,后来就发展成了专行,而且,还有"头儿"。一场戏要几堂龙套可和"头儿"联系,由他来调配。而在场上表演,也以头旗为王,二、三、四旗为副。这种专行专业还有了组织。有时,他们不属于戏班,今天在这个班子,明天在那个班子,流动性很大。原来,龙套还讲究唱、表演,以后慢慢地就只在台上走和跑而已。
关于这方面的说法还很多。总之,在戏曲舞台上演群众角色的,但又不是单独的演"零碎儿"的角色就是"龙套"。具体来说,他们不是一个人演一个角色,而是演一个"集体"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