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反骨》诗词鉴赏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赏析】:
诸葛亮临终安排后事时,对马岱和杨仪分头进行了密嘱,并对杨仪说:“我死,魏延必反;汝与临阵时,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杨仪按照诸葛亮临终的布置,与姜维缓缓退军,不料魏延率兵烧绝栈道,阻遏归路,屯兵南谷。当杨仪、姜维抄到南谷之后,魏延又引兵随后追赶,直取南郑。杨仪依计,将其斩杀。
魏延是蜀汉屈指可数的一流良将。他追随刘备,崛起于蜀汉前期,活跃且建功于蜀汉中期。特别是“五虎将”先后亡故,魏延横刀立马,奔走疆场,冲锋陷阵,独当一面,卓立超群。但他在矢石交飞的战场屡经风险而未死,到头来却死于“自己人”刀下,实在是一个悲剧人物。这首诗没有对魏延一生作评说,而从另一个角度,即诸葛亮识其“脑后有反骨”,临亡布下杀其之计写起,却令人对一代名将之死因,产生更多的反思和遗憾。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魏延悲剧的起因,早在第五十三回就打下了伏笔。当魏延救了黄忠,献了长沙。关羽“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魏延在刘备的救护下,虽没被杀,但说其有“反骨”却埋下了终生的祸根。魏延跟随刘备后,进军西川,汉中大战,屡建功勋,深得刘备的器重。曹操败退汉中以后,刘备留上一将镇守汉中,拱卫蜀汉西北屏障,破格选用魏延当此大任,大出众人所料。刘备不愧为开国之君,识别人才,善用其长。主要是看重了魏延兼有文韬武略、坚毅干练的特长。魏延坐镇汉中,岿然不动,就在夷陵大败,刘备病故之时,国内政局不稳,诸葛亮忙于平定叛乱,挥师南征,遣使使吴,直至誓师北伐,而汉中却安定如常。诸葛亮六次北伐,亦重用魏延。二十七年戎马生涯,忠义耿耿,建功立业,并没铲除魏延头上这块“反骨”。
“锦囊遣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随着“五虎将”相继谢世,魏延成为开国元勋中仅存的大将,地位愈来愈高,资格越来越老,而逐渐产生居功自傲、刚愎自矜的情绪。有时心中怀有不平之气,连诸葛亮都不放在眼中,这些不能不被诸葛亮有所察觉和提防。二者魏延认为从资历和声望来讲,应由他代替诸葛亮,没想到要听从杨仪的安排,他气忿难忍,本来就与杨仪水火不容,便率军南归,只想杀死杨仪等人,结果两人发生火并。魏延烧绝栈道,引兵拦路,表奏天子杨仪造反。杨仪也飞檄进宫,陈魏延反叛。当双方对阵在南郑时,杨仪拆开诸葛亮临终留下的锦囊,知如此如此,“仪大喜,轻骑而出,立马阵前,手指魏延而笑曰:‘……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献汉中城池与汝。’延大笑曰:‘杨仪匹夫听着!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皆骇然。斩魏延者,乃马岱也。原来孔明临终之时,授马岱以密计。”
魏延之死,历来为人们纷争相左,但大都是围绕历史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而论。倘若从中国政治文化视觉来审视,其头上的“反骨”,看似“皮相学”所误,其实深层的悲剧因素往往正需要从这似是而非的现象上去揭示。人治的社会是产生庸才、奴才的土地,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个性有见识的人了。魏延是个有个性、敢说敢干、勇于开拓、桀傲不驯的人物,其性格就注定了悲剧因素。这种悲剧因素一旦和自身的居功自傲、积郁不平、抗上不满等情绪相撞,就会遭到厄运。何况魏延率部自行其事,火并朝臣,又有多少理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