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访隆中》诗词鉴赏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赏析】:
刘备带领关、张二访隆中,“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这首诗就是写刘备风雪访诸葛亮未遇,归途时的感受和心情。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诗开头就把刘备二访诸葛亮未遇的心情直接表达出来。“意感伤”是全诗的一条感情脉络,而且包容了多方面的情感内容:既有访贤未遇的失意,又有半生蹉跎、功业未酬的伤感,还有举步维艰、前途未卜的惘然,一股脑都聚集在刘备的心头。随着“意感伤”的情绪的笼罩,在刘备的眼中出现的景物也“外化”了,向下俯视,“溪桥”被“冻合”,山石路滑;“鞍马”被“寒侵”,路途遥远。这意味着前进道路,困难重重,创业维艰。向上仰望,飞雪狂舞,“当头”而落,“扑面”而来,犹如面临多难的处境。连年来被豪强攻杀,东奔西逃;受武人谋害,穷于奔命。值得注意的是,刘备此时,虽落魂,但已不似投曹操、奔袁绍、依刘表之时,他从数年亡命奔波的体验中,从司马徽先生的指教中,从谋臣徐庶给作战带来的好处中,深刻认识到必须访求大贤,才可安天下。这是他一而再、再而三访贤的心理动机,也是他思想观念的大转折。惟有此,他的事业才有发达的转机。刘备准备二访隆中时,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刘备斥责他说:“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人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几句话清楚地表明刘备对亲自访贤重要的认识,并深谙用人之道。刘备准备三访时,关羽和张飞心里都不很情愿。连关羽也认为:“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但刘备坚持访贤,丝毫不为左右而动,并以“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开导他俩。对于满怀霸王之心的刘备来说有了这种指导思想,尽管访贤未遇“意感伤”,但内心还是充满了希望和恋恋不舍之情。“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岗。”不折不挠,力求必达的信念仍然唤起刘备继续求贤的欲念,表现了他如饥似渴地求贤的愿望和礼贤下士的封建政治家的风度。
这首诗与小说的情节、人物的情感十分吻合。既恰当地表现了二访未遇的“意感伤”,又准确地揭示了感伤之后隐含的希望,为三访拉开了序幕。小说家有意安排二访在冬雪之际,暗示龙蛰之时,阳气暗藏,大贤隐居不仕,访遇不到诸葛亮很自然。三访情节设置在新春之际,正是龙抬头之时,访贤成功,势在必然。时令与卧龙的关系是象征的手法,层层铺垫,显示诸葛亮这一非凡的人才与时代的关系。时代造就了一代贤才,而一代贤才在三足鼎立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中又具有非凡的历史作用。因此,对这样一位重要的典型人物出场,必然要倾注着小说家的精心安排和艺术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