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灰霉病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20 属于: 豆类蔬菜病虫原色图谱
【介绍】:

菜豆灰霉病是菜豆的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除危害菜豆外,还可危害豇豆、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蔬菜及其他农作物。此病寄主广泛,危害时间长,菌量大,防治非常困难。

危害症状

菜豆灰霉病可侵染植株各部位,造成叶片、茎秆、花及豆荚腐烂,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子叶染病呈水渍状,变软下垂,最后叶缘出现清晰的白灰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株期,茎染病多始于根须部向上11~15厘米处出现云纹斑,病斑周边深褐色,中部浅棕色或浅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有时病菌从茎分枝处侵入,使分枝处形成凹陷的小渍斑,继而萎蔫。叶片染病,则在叶面形成较大的轮纹斑,后期易破裂。豆荚染病,病菌先侵染败落的豆花,后扩展到豆荚,病斑初呈浅褐色,后渐变成褐色软腐状,表面产生厚密的灰色霉层。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侵染引起。病菌为弱寄生菌,主要以菌核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翌年菌丝在病残体上腐生并不断形成大量分生孢子,或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遇适温及寄主表面有水滴时,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衰弱的、枯死的组织及伤口等处侵入,进行再侵染。越冬病菌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可形成大量抗逆性强的菌核,遇合适条件后,即长出菌丝直接侵染或产生孢子传播危害。病菌在田间可随病残体或借助雨水溅射、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蔓延。

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分生孢子抗逆力强,自然条件下经138天仍可萌发。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0~23℃,相对湿度95%以上。此病发生与寄主生育状况也有关系,如寄主衰弱,受低温侵袭后或遇适温、高湿条件就容易发病。栽培过密、温度过低、湿度过大、光照差、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以冬春低温、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保护地栽培要采取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棚内的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适当降低密度,及时摘除病叶、病荚,清除病株残体并彻底销毁。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传病。②药剂防治。田间出现零星病斑时及时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可选用40%施佳乐悬浮剂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另外,保护地可喷撒6.5%甲霉灵粉尘剂,或10%万霉灵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每亩每次1千克;或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等烟剂熏蒸防治,用量为每亩标准大棚每次250克,傍晚闭棚点燃。

菜豆灰霉病侵染叶片,形成大型轮纹斑

病叶上的大型轮纹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