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蚜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20 属于: 豆类蔬菜病虫原色图谱
【学名】:Aphis medicaginis Koch

【别名】:豆蚜、苜蓿蚜

【介绍】:

花生蚜属同翅目蚜科,异名为A.craccivora Koch,主要危害豇豆、菜豆、蚕豆、豌豆、花生、黄花苜蓿、紫云英等,为大豆产区常发害虫之一。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形肥胖,长约1.8~2.4毫米。体色有黑色、墨绿色、紫黑色等多种,具光泽,体表覆盖均匀的蜡粉。触角共6节,第1、2、5、6节为黑色,其余的为黄白色。腹管黑色,长圆形,具瓦纹。尾片黑色,圆锥形,两侧各具长毛3根。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5~1.8毫米,翅展5~6毫米,黑色或黑褐色且带有光泽。触角共6节,第1、2节为黑褐色,第3~6节为黄白色,节间褐色,第3节有5~7个感觉圈。腹管较长。

若蚜:共4龄,体形和体色与无翅成蚜相似,一般为灰紫色或黑褐色。

发生特点

该虫在浙江江西等地年发生30代,山东为20代,华南地区为30~40代。以成蚜、若蚜在蚕豆、冬豌豆、紫云英等豆科作物的心叶或叶背越冬。翌年3月间平均气温达到8~10℃时开始在越冬寄主繁殖,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全年的发生高峰期。5月后迁到菜豆、豇豆、花生等作物上继续繁殖危害,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8月产生有翅蚜向秋豇豆和秋菜豆迁飞繁殖危害,10月下旬以后随气温下降和寄主衰老,又产生有翅蚜向紫云英、蚕豆等冬寄主作物转移并越冬。

花生蚜迁飞能力较强,有很强的趋黄性,对银灰色有负趋性。成蚜或若蚜群集刺吸嫩叶、嫩茎、嫩花及嫩荚的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发黄,豆荚发黄,影响开花结实,使植株生长不良。该虫可分泌大量“蜜露”,引起煤污病,使叶面铺上一层黑色霉菌,影响光合作用,造成严重减产。

花生蚜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为60%~70%。在这个条件下,每只雌蚜的寿命可达10天以上,平均胎生若蚜100多只。若蚜历期仅4~6天。

防治要点

参照“大豆蚜”。

无翅胎生花生蚜

瓢虫的幼虫猎食无翅胎生花生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