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象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20 属于: 豆类蔬菜病虫原色图谱
【学名】:Bruchus rufimanus Boheman

【别名】:豆、豆乌龟、蚕豆红脚象

【介绍】:

蚕豆象属鞘翅目豆象科。寄主单一,仅危害蚕豆。原产欧洲,现遍及我国华东、华中、华南等蚕豆产区,是蚕豆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也是重要的仓储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椭圆形,体长4~5毫米,宽约2.7毫米,黑色。头部密布刻点,着生黄褐色与浅黄色的毛;触角锯齿形,基部4节;上唇与前足浅褐色。前胸背板宽,前端中间与两侧各有1个白色毛斑,两侧中间有1枚向外的钝齿,后缘中叶有1个三角形的白色毛斑,小盾片接近方形,后缘凹陷。鞘翅具小刻点,密布褐色或灰白色毛,各有10条纵纹,近翅缝向外缘有灰白色毛点形成的横带,臀板中间两侧有两个不明显的斑点。腹部腹板两侧各有1个灰白色毛斑。后足腿节近端部外缘有1枚短而钝的齿。

卵:初产时为乳白色,后转为黄白色,孵化前黄中略带红,较细的一端无丝状物。

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约6毫米,上颚较大,额前有1条红褐色带包围触角基部;色带较宽,向两侧延伸并在前缘中央向下弯曲;背部隆起有1条红褐色线条。

蛹:前胸背板及鞘翅上密生细而皱的条纹,前胸两侧各具1个不明显的齿状突起。

发生特点

该虫在全国各地均为1年发生1代,多数以成虫在籽粒内、仓库角落及包装物缝隙中越冬,少数在田间作物的残株、杂草或砖石下越冬。翌年春季3月中旬或4月上旬越冬成虫飞入蚕豆地,3月底至4月初出现成虫活动高峰期并开始产卵。在同一地块的籽粒上,蚕豆象的卵粒均匀分布,其产卵期常与蚕豆结荚期相吻合,卵多散产于豆枝中下部的11~20天的嫩荚上,每荚产卵1~5粒,多的可达20粒。每只雌成虫平均产卵35~40粒左右,卵期为7~12天。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荚鲜籽粒内取食危害,初孵幼虫的蛀入孔很小,在鲜食蚕豆表面留有针尖状的黑褐色小点。幼虫期为96~133天,5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幼虫发生盛期,8月为化蛹盛期,蛹期为5~12天。8月上旬至9月下旬,成虫羽化并在籽粒内越冬,如遇惊扰可爬出籽粒飞至角落缝隙处越冬。成虫寿命可达230天左右。蚕豆象抗逆力强,可耐饥4~5个月,在冷水中浸16天,仍能存活。蚕豆象以幼虫蛀食籽粒,将籽粒蛀食成空洞,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如果蚕豆胚部受害或单个籽粒上有多个羽化孔时,还影响其发芽,间接影响下一年产量。幼虫随籽粒入仓,继续在籽粒内取食,可造成严重损失。

防治要点

①药剂防治。越冬成虫活动高峰日后15天左右,及时开展田间查卵。当蚕豆象进入产卵盛期后,在孵化前立即用药防治,并视虫情每隔5~6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可选用2.5%大康乳油2000倍液,或0.6%灭虫灵1000~15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并尽量使每个豆荚均匀着药,以提高防治效果。②采后浸烫处理。对少量蚕豆,可在开水中浸烫30秒钟,不断搅拌,然后立即取出放入冷水中,使温度迅速下降,最后取出摊开晒干后贮藏。③储藏期熏蒸防治。将收获后的蚕豆籽粒暴晒5~6天,晒干后置入容器内,用56%磷化铝熏蒸,每200千克蚕豆用药3.3克(1片),密封熏3天后,取出药包并开启散气,4~5天后再贮藏备用。

蚕豆象的卵

蚕豆象的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