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毒蛾
【别名】:大豆毒蛾
【介绍】:
肾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主要危害大豆、绿豆、大白菜、茶树、花卉等多种农作物。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广东、广西、云南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0毫米,雄蛾翅展34~40毫米,雌蛾翅展45~50毫米,体色呈黄褐至暗褐色。后胸和第2、3腹节背面各有1束黑色短毛。前翅有1条深褐色肾形横脉纹,微向外弯曲,内区布满白色鳞片,内线为1条内衬白色细线的褐色宽带。后翅浅黄色带褐色。雌蛾的体色比雄蛾的稍深;雄蛾的触角为长齿状,雌蛾的触角为羽状。
卵:半球形,浅青绿色。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约40毫米,体色呈黑褐色。头部有光泽,上有褐色次生刚毛。亚背线和气门下线为橙褐色间断的线。前胸背板长有褐色毛。前胸背面两侧各有1个黑色大瘤,上有向前伸展的长毛束。其余各瘤褐色,上有白褐色毛。第1~4腹节背面有暗黄褐色短毛刷,第8腹节背面有黑褐色毛束。除前胸及第1~4腹节的瘤上有白色羽状毛外,胸足每节上方白色,跗节有褐色长毛。
蛹:长约20毫米,红褐色,背面有长毛,腹部前4节有灰色瘤状突起。
发生特点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发生3代。以幼虫在枯叶或田间表土层中作茧越冬,越冬代成虫于4月中下旬羽化,5~6月为第1代发生期,7~9月是第2、3代盛发期,10月前后幼虫开始作茧越冬。
成虫有趋光性。卵块产于叶背,每个卵块有卵约50~200粒。低龄幼虫集中危害叶片背面,仅食叶肉,以后分散危害;老熟幼虫在叶背作茧化蛹。肾毒蛾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2~28℃,相对湿度70%~80%。该虫第1代历期约50天,第2、3代约35~40天。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结合农事操作,及时摘除卵块和豆叶上的群集幼虫。②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用东方红电子灭蛾灯进行成虫诱杀。③药剂防治。发生量大时,可在幼虫群集期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10%歼灭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天诺1号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好乐士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大康乳油2000~3000倍液,或5.7%天王百树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等。一般发生年份也可在防治其他害虫时兼治。
肾毒蛾的幼虫
肾毒蛾已孵卵块及幼虫危害状
肾毒蛾的初孵幼虫群
肾毒蛾的高龄幼虫及其蜕皮
肾毒蛾的老熟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