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构的设计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主要构件所组成的高副机构。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仪器、操纵控制装置和自动生产线中,是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一种主要驱动和控制机构。它的优点为:只需b计适当的凸轮轮廓,便可使从动件得到所需的运动规律,并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其缺点是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是点接触或线接触,易于磨损,所以通常多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控制机构。 凸轮机构的类型很多,按不同分类标准得到凸轮的主要型如图3.1。
三、凸轮轮廓的设o
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可分为作图法和解析法两种。1. 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无论是采用作图法还是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所依据的基本原理都是反转法原理。该原理可归纳如下:在凸轮机o中,如果对整个凸轮机构绕凸轮轴心O加上一个与凸轮转动角速度ω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公共角速度(-ω1);这时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并不改变。但此时凸轮将固定不动,而移动从动件将一方面随导路一起以等角速度(-ω1)绕O点转动,同时又按已知的运动o律在导路中作往复移动;摆动从动件将一方面随其摆动中心一起以等角速度(-ω1)绕O点转动,同时又按已知的运动规律绕其摆动中心摆动。由于从动件尖端应始终与凸轮廓线相接触,故反转后从动件尖端相对于凸轮的运动轨迹,就是凸轮的轮廓曲线。根据这一原理求作出从动件尖顶o从动件作这种复合运动中所占据的一系列位置点,并将它们连接成光滑曲线,即得所求的凸轮轮廓曲线。这种设计方法称为反转法。2. 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1)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作图法设计步骤:① 选取尺寸比例尺,根据已知o件做出基圆和偏距圆以及从动件的初始位置;② 利用作图法画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并沿横轴按选定的分度值等分位移线图;③ 沿(-ω1)方向按选定的分度值等分基圆,过等分点作偏距圆的切线。这些切线即为从动件在反转运动中占据的各个位置。此步务必要注意过等分点作的偏距圆的切线与基圆相切的方式和从动件初始位置线与基圆相切的方式完全相同。④ 将位移线图上各分点的位移值直接在偏距圆切线上由基圆开始向外量取,此即为从动件尖顶在复合运动中依次占据的位置;⑤ 将从动件尖顶的各位说懔成一条光滑曲线,即为凸轮廓线。对于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可以认为是e=0时的偏置凸轮机构,其设计方法与上述方法基本相同,只需将过基圆上各分点作偏距圆的切线改为过基圆上各分点作过凸轮回转中心的径向线即可。(2)直动滚子从思盘形凸轮机构的作图法设计步骤:对于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可将滚子中心视为尖顶从动件的尖顶,按前述方法定出滚子中心在从动件复合运动中的轨迹,该轨迹线称为凸轮的理论轮廓;然后以理论轮廓上的一系列点为圆心作滚子圆,再作此圆族的包络线,即得凸轮的实际轮廓。注意,此时凸轮的基圆半径系指理论轮廓的最小半径。(3)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作图法设计步骤:对于此类凸轮机构,可将从动件导路的中心线与从动件平底的交点视为尖顶从动件的尖顶,按前述作图步骤确定出理论轮廓,然后再过理论轮廓上的点作一系列代表从动件平底的直线,这些直线的包络线即为凸轮的工作轮廓线。(4)摆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作图法设计步骤: 这种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要用角位移来表达。即需将相应直动从动件的位移方程中移s改为角位移 ,行程h改为角行程Ф。其从动件在反转运动中占据的各位置应使从动件轴心点A和其尖顶点B分别位于A的反转圆上与基圆上对应的反转位置点处。作图时,先以凸轮轴心O为圆心,以OA为半径作圆,然后在此圆上从起始位置开始沿(-ω1)方向等分,所得的各点即为轴鼳在反转运动中依次占据的位置。再以这些点为圆心,以摆动从动件的长度AB为半径作圆弧,与基圆的交点即为摆动从动件在反转运动中依次占据的各最低位置点。从动件的角位移则是以从动件轴心各反转位置点为圆心顶点,以从动件相应反转位置为起始边向外转量取。3. 用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用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的关键是根据反转法原理建立凸轮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方程式。解析法的特点是从凸轮机构的一般情况入手来建立其廓线方程的。如:对心直动从动件可看作是偏置直动从动件偏距e=0的情况;尖顶从动件可看作是滚子从动闷涔鲎影刖段零的情况。对于偏置直动滚子盘形凸轮机构,建立凸轮廓线直角坐标方程的一般步骤为:① 画出基圆及从动件起始位置,即可标出滚子从动件滚子中心B的起始位置点B0。② 根据反转法原理,求出从动件反转δ1角时其滚子中心B点的坐标方檬剑即为凸轮理论轮廓方程式。③ 作理论轮廓在B点处的法线n-n,标出凸轮实际轮廓上与B对应的点T的位置。④ 求出凸轮实际轮廓上T点的坐标方程式,即为凸轮实际轮廓方程式。其他类型的凸轮机构的解析法设计过程与上述的过程类似,其关檬歉据几何关系建立凸轮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方程。四、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1.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所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从动件与凸轮接触点处所受正压力的方向(即凸轮廓线在接触点玫姆ㄏ叻较)与从动件上对应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用 表示。它是影响凸轮机构受力情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当驱动从动件的有用分力F’一定时,压力角 越大,则有害分力F”越大,机构效率越低。当压力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凸轮机构将发生自锁。因此,从减小推力和避免自锁的观点来看,压力角愈小愈好。一般来说,凸轮廓线上不同点处的压力角是不同的,在设计时应使最大压力角不超过许用值。通常推程时,直动从动件[α]=30°,摆动从动件[ α]=45°。依靠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维持接触的凸轮机构,回程不会出现自锁,只需校核推程压力角。 图3.2所示的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中,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与基圆半径rmin及偏距e之间的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