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基础-12.3动能定理
第三节 动能定理
一、质点的动能定理
设有质量为m的质点M在合力F的作用下沿曲线运动,如图12-10所示。根据动力学第二基本定律有ma=F,将该式投影在切线方向,得
图12-10
即
由于ds=vdt,将上式右端乘以ds,左端乘以vdt后,可得
即
(12-21)
上式表明:质点动能的微分,等于作用在质点上的力的元功,这就是微分形式的质点动能定理。
将式(12-21)沿路径M1M2进行积分
得
(12-22)
上式表明,在任一路程中质点动能的变化,等于作用于质点上的力在同一路程中所作的功,这就是积分(有限)形式的质点动能定理。它说明了机械运动中功和动能相互转化的关系。
从式(12-22)看出,若力作正功则质点的动p增加,即接收能量;若力作负功,则质点的动能减少,即输出能量,故可用动能 来度量质点因运动而具有的作功能力。
若作用于质点的力为常力或是质点位置坐标的已知函数,而质点的运动路程已知或相反为需求,解这类问题宜用有限形式的质点的动能定理。
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取质点系内任一质点,质量为mi,速度为vi,作用在该质点上的力为Fi。根据质点的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有
式中 表示作用于这个质点的力所作的元功。
设质点系有n个质点,对于每个质点都可列出一个如上的方程,将n个方程相加,得
或
式中 为质点系的动能,以Ek表示。于是上式可写成
(12-23)
上式表明:质点系动能的微分,等于作用于质点系全部力所作的元功的和。这就是质点系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对式(12-23)积分,得
(12-24)
式中EK1和EK2分别为质点系在某一段运动过程中的初始瞬时和终止瞬时的动能。上式表明:质点系在某一段运动过程中,动能的改变量,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全部力在这段过程中所作功的和。这就是质点系动能定理的积分形式。
三、理想约束
约束反力作功等于零的约束称为理想约束。如光滑接触面、光滑铰支座、固定端、一端固定的绳索等约束都是理想约束。光滑铰链、二力杆以及不可伸长的细绳妥魑系统内的约束时,也都是理想约束。如图12-12a所示的铰链,铰链处相互作用的约束力F和F''是等值反向的,它们在铰链中心的任何位移dr上作功之和都等于零。又如图12-12b中,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绳对系统中两个质点的拉力F1=F2,如绳索不可伸长,则两端的位移dr1和dr2沿绳索的投影必相等,因而F1和F2二约束力作功之和等于零。至于图12-12c所示的二力杆对A、B两端的约束力,有F1=F2,两端位移沿AB连线的投影又是相等的,显然约束反力F1、F2作功之和也等于零。
图12-12
一般情况下,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位移反向,摩擦力作负功,不是理想约束,应用动能定理时要计入摩擦力所作的功。但当轮子在固定面上只滚不滑时,接触点为瞬心,滑动摩擦力作用p位移为零,此时的滑动摩擦力不作功。因此,不计滚动摩阻时,纯滚动的接触点是理想约束。
在理想约束条件下,质点系动能的改变只与主动力作功有关,式(12-23)和(12-24)中只需计算主动力所作的功,这对动能定理的应用是非常方便的。
必须注意,作用于质点系的力既有外力,也有内力,在某些情形下,内力虽然等值反向,但所作功的和并不等于零。以图12-13所示系统中相互吸引的两质点A与B为例,说明如下:
由任意点O作连结A、B两点的矢径rA和rB,则作用于此两点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力FA和FB的元功各为FA·drA和FB·drB,因此元功之和为
由图12-13得知 ,考虑到FA和BA的符号,则有
图12-13
可见,当质点系内质点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内力功的总和一般不等于零。因此当机械系统内部包含发动机或变形元件(如弹簧等)时,内力的功应当考虑。
3于刚体来说,由于任何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刚体内力的功之和恒等于零。
不可伸长的柔绳、钢索等所有内力作功的和也等于零。
在应用质点系的动能定理时,要根据具体情况仔细分析所有的作用力,3确定它是否作功;应注意:理想约束的约束力不作功,而质点系的内力作功之和并不一定等于零。
例12-3 质量为m的物体,自高处自由落下,落到下面有弹簧支持的板上,如图12-11所示。设板和弹簧的质量都可忽略不计,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试求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图12-11
【解】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物体从位置Ⅰ到位置Ⅲ的整个过程,即对物体从开始下落到弹t压缩到最大值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在这一过程的始末位置质点的动能都等于零。在这一过程中,重力作的功为 ,弹簧力作的功为 ,于是有
得
由于弹簧的压缩量必定是正值,因此答案取正号,即
从本例的分析可见,在质点从位置I到位置III的运动过程中,重力作正功,弹簧力作负功,恰好抵消,因此质点在运动始、末两位置的动能是相同的。显然,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是变化的,但在应用动能定理时不必考虑在始、末位置之间动能是如何变化的。
另外,本题也可将运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即分别对物体从位置I到位置Ⅱ、从位置Ⅱ到位置III应用动能定理进行求解,请读者自己求解。
例12-4 在绞车的主动轴I上作用一恒力偶M以提升重物,如图12-14所示。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主动轴I和从动轴II连同安装在轴上的齿轮等附件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1和J2,传动比i=ω1/ω2;鼓轮的半径为R。轴承的摩擦和吊索的质量均不计。绞车初始时静止,试求当重物上升的距离为h时的速度v及加速度α。
【解】
取绞车和重物组成的质点系为研究对象。
图12-14
系统初始瞬时静止,动能为
系统在重物升高h时的动能为
将 代入上式,得
质点系具有理想约束且内力功之和等于零,则主动力的功为
因 ,式中φ1和φ2分别为轮Ⅰ和轮II的转角,于是
根据质点系动能定理可得
(1)
解得
将式(1)两端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并注意到 ,得
上式两端消去v,可得重物的加速度
例12-5 图12-15所示的行星轮系位于水平面内,由半径为R的固定大齿轮O,半径为r、质量为m1的均质小齿轮A(可视为均质圆盘)和质量为m2、长为(R+r)的曲柄OA(可视为均质杆)组成。曲柄OA在力偶矩为M的常力偶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求曲柄的角速度ω与转角φ之间的关系,并求其角加速度。
图12-15
【解】
取曲柄和小齿轮为研究对象。曲柄OA作定轴转动,小齿轮作平面运动。
初始瞬时系=静止,动能为
任意位置系统的动能
式中ω为曲柄转过角度φ时的角速度,因小齿轮与大齿轮的接触点P为小齿轮的速度瞬心,所以小齿轮的角速度为 。则
系统具有理想约束且内力功之和等于零,只有常力偶矩作功
由质点系动能定理得
(1)
则
将(1)式两端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并注意到 ,得
曲柄OA的角加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