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注射模设计制图的一般规定:1.1.1图纸尺寸规格
幅面代号 | B*L | C | A |
A0 | 841*1189 | 10 | 25 |
A1 | 594*841 |
A2 | 420*594 |
A3 | 297*420 | 5 |
A4 | 210*297 |
标题e标准格式见附图1-1a、1-1b,请严格按此标准格式执行。见下图,标题栏要求填写齐全,签名要用正楷。
1.1.2 图纸比例的表示方法为A:BA.:在图纸上绘画之尺寸, B:物件的真实尺寸例:图纸比例缩小 —— 1 :2图纸比例相同 —— 1 :1图纸比例放大 ——5 :1注意:绘图设计时必须采用1:1,而出图时装配图必须1 :1打印,零件图应根据实际需要缩放打印,原则是能清晰表达示图。1.1.3线段分类根据公司自行开发的R14(A1)列出不同的线段种类及其应用如下表
线段类别 | 线宽 | 名称 | R14所在层 | R14颜色 | 用途 |
| B | 实线 | 0、2、3 | 白、黄、绿 | 表示物体可见轮廓 |
| b/3 | 虚线 | 5 | 深蓝、浅蓝 | 不可见轮廓 |
| b/3 | 细实线 | | 灰、浅蓝 | 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 |
| b/3 | 细点画线 | 1 | 红 | 轴线、对称中心线 |
| b/3 | 波浪线 | | 灰 | 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
| b/3 | 双折线 | | 灰 | 断裂处的边界线 |
| b | 粗点线 | 0 | 白 | 表达物体有特殊要求的部分 |
| b/3 | 双点线 | 4 | 浅蓝 | 假想物体,夹具的定位位置和定位物件 |
| 1.5b | 粗实线 | | | 插穿、碰穿模架基准边的面轮廓线,线切割轮廓线 |
1) 图线宽度:粗实 定为b:0.3-0.35mm宽2) 图线画法: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宽度应一致。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 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各自大致相等1.1.4文字的使用1)尺寸文字字高定为3.5mm,(箭头尺寸 为2.0)公差值文字字高2~3 mm2)其它文字字高定为3.5或5.0 mm,优先使用5.03)字体为R14开发型Romans字体4)文字尺寸不得有任何重叠现象1.1.5投 方法 因公司客户多为日本客户,所以参照JISZ8315标准,公司制图投影方法采用国际标准中第三角投影方法,而非国标常用的第一角投影方法1.1.6图纸更新 如图纸发出 ,图纸有所更改,须将图纸更新及重新发放。更新方法参见公司标准《制模工场技术文件管理标准》。1.2公司工程部出图样式及基本要求为了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工程部需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满足各种需要的图纸:结构简图、排位图、模架 、上下模零件草图、装配图、零件图、线切割图、顶针图、铜公图、3D模型图。1.2.1简图 用来订模胚,上下模料及开框并给工程设计员以指引用。结构简图一般由工程课课长手工绘制在《模具确认表》第2页。结构简图 般只画后模简图及一个剖视图,要表明模架规格、开框尺寸、上下模尺寸、产品在模中排位情况,表明产品分模情况及入水位置。1.2.2产品图 在对客户要求,产品性能清楚明白后,对出模斜度、公差配合等作充分考虑后把客户产品图修正抄在电脑上。产品图名称GM****CP,如GM1997CP1.2.3排位图1.2.3.1一些较复杂手工绘制较困难的模具,可由工程设计员根据课长指示在电脑上绘制,其作用同结构简图。排位图可以不画顶针、撑头、弹弓等,只需画前后模排位及一个侧视图,有行位时要把行位画完整 。排位、枕位、入水等也要表达出来;如已有产品图,需调入模中安排,如没有,可以画一个大轮廓及其重要部位即可。1.2.3.2图形存放位置及命名方法是:D:\dwg\GM1989\GM1989PW , 图名:排位图。1.2.4模架图1.2.4.1对于需在模架厂开框加工的模架,要绘制模架图。模架图要传真给供应商生产,所以应用A4纸清晰表达所要加工的尺寸和要求,标准模架部分尺寸可缺省不标注1.2.4.2模架图存放位置及命名方法 D:\dwg\GM1989\GM1989MJ,图名:模架图1.2.5上下模零件草图1.2.5.1为了缩短制模周期,对于本公司2、3级模具在内的装配图未完成情况下,先下发模具零件草图,保证工场开料、磨曲尺、钻螺钉孔、配框等工作的进行。草图只标大尺寸即可1.2.5.2草图存放位置及命名方法:D:\dwg\GM1989\GM1989CT 图名:上模草图或下模草图1.2.6 装配图1.2.6.1装配图是工程部出图主要形式之一。装配图应能表达该模具的构造,零件之间的装配与连接关系,模具的工作原理,以及生产该模具的技术要求,检验要求等。装配图必须1:1出图。1.2.6.2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具有下列内容:①能表达模具构造的足够的图形 ②必要的尺寸③顶针列表(扁顶、有托顶针及司筒要标清,自动生成)④零件编号、标题栏、更改栏⑤公司规定明细表应单砹谐鲇凇豆司材料明细表》,用A4纸另外打出,不在装配图表达。⑥《下模孔位标示列表》表1-1。表1-1 下模孔位列表
代 号 | 名 称 | 数 量 |
SP | 撑 头 | |
KO | 顶 棍 孔 | |
STR | 垃 圾 钉 | |
PB | 山 打 螺 丝 | |
SPW | 间 隔 圈 | |
EGB | 中 托 司 套 | |
TP | 定 位 锥 | |
模具装配图要插入以上表格,以免加工时出现遗漏。1.3《明细表》一般要求:①、《 明细表》要列出装配图上所有零件,(包括模架板)。②、《明细表》“名称栏”填 上零件名称,零件名称要按公司标准称谓书写。 见附表:(一律用中文名,除非客户特殊指定)模 具 零 件 标 准 名 称 列 表 (1-2)
序号 | 中 文 名 | 英 文 名 | 序号 | 文 名 | 英 文 名 |
1 | 顶针 | E.P. | 1 | 上固定板 | Top Clamping Plate |
2 | 有托顶针 | Stepped E.P. | 2 | 脱料板 | Runner Stripper Plate |
3 | 扁顶针 | Rectangular E.P. | 3 | 上模板 | Cavity Plate |
4 | 司筒 | E.P.Sleeve | 4 | 推板 | Stripper Plate |
5 | 中心针 | Center Pin | 5 | 下模板 | Core Plate |
6 | 直身导边 | Straight Leader Pin | 6 | 支承板 | Support Plate |
7 | 有托导边 | Shoulder Leader Pin | 7 | 间隔板 | Spacer Block |
8 | 直身杯司 | Straight Bushing | 8 | 顶针板1 | Ejector Retainer Plate |
9 | 有托杯司 | Shoulder Bushing | 9 | 顶针板2 | Ejector Plate |
10 | 方定位块 | Position Block Set | 10 | 顶针板3 | Ejector Plate |
11 | 定位锥 | Taper Pin Set | 11 | 顶针板4 | Stripper Plate |
12 | 尼龙塞 | Parting Lock | 12 | 下固定板 | BottomClampingPlate |
13 | 中托司< | Ejector Lead Bushing | 13 | 回针 | Return Pin |
14 | 中托导柱 | Ejector Leader Pin | 14 | 拉杆 | Support Pin |
15 | 脱水口螺丝组 | Puller Bolt Set | 15 | 拉杆定位介子 | Support Pin Spacer |
16 | 限位螺丝 | Stopper Bolt | 16 | 齿轮 | Gear |
17 | 限位 | Positioning Pin | 17 | 丝杆 | Screw |
18 | 管位块 | Slotter Key | 18 | 轴承 | Bearing |
19 | 弹簧 | Spring | 19 | 油缸 | Oil Cylinder |
20 | 螺钉 | Screw | 20 | 气缸 | Air Cylinder |
21 | 限位块 | Distance Spacer | 21 | 间隔圈 | Spacer Ring |
22 | 无头螺钉 | Screw Plug | 22 | 垃圾钉 | Slopper Ring |
23 | 平头螺钉 | Socket Head Cap Screw | 23 | 撑头 | Support Pillar |
24 | >子螺丝 | Ball Plunger | 24 | 行位开关组 | Detection Switch Set |
25 | 定位螺钉 | Positioning Screw Plug | 25 | 撑脚 | Distance Spacer |
26 | 胶圈 | O ring | | | |
27 | 喉塞 | Taper Screw Plug | | | |
28 | 法兰 | Locating Ring | | | |
29 | 唧嘴 | Sprue Bushing | | | |
30 | 截流塞 | Cooling Circuit Plug | | | |
模 具 零 件 标 准 名 称 列 表 (1-2)
序号 | 中 文 名 | 英 文 名 | 序号 | 中 文 名 | 英 文 名 |
1 | 上模 | Cavity | 1 | 下模 | Core |
2 | 上模镶件 | Cavity Insert | 2 | 下模呵 | Block Core |
3 | 上模镶针 | Inlay Cavity Pin | 3 | 下模镶件 | Core Insert |
4 | 潜水镶套 | Pin Point Gate Bushing | 4 | 下模镶针 | Core Pin |
5 | 流道衬板 | Runner Plate | 5 | 撑头 | Support Pillar |
6 | 水口扣针 | Runer Lock Pin | 6 | 拉板 | Tension Link |
7 | 行位 | Slider | 7 | v板介子 | Tension Link Retainer |
8 | 行位导向键 | Slider Certer Rail | 8 | 铲鸡 | Locking Block |
9 | 行位镶件 | Slider Insert | 9 | 行位垫块 | Slide Plate |
10 | 斜边 | Angular Pin | 10 | 斜边压块 | Holding Plate For A.P. |
11 | 方斜边 | Angular Cam | 11 | 斜顶 | Loose Core |
12 | 铲鸡 | Locking Block | 12 | 斜顶滑座 | Slide Unit For Loose Core |
13 | 行位压板 | Slider Guide Rail | 13 | 冷胶套 | Sprue Lock Bushing |
14 | 隔热板 | Insulation Sheet | 14 | 运水镶件 | Insert For Cooling |
15 | 压板(其他类) | Holding Plate | 15 | 等高螺钉 | Stopper Bolt |
16 | 楔块 | Spacer Wedge | | | |
17 | 销钉 | Dowel Pi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尺寸”栏填写该零件净尺寸,有小数点要进位取整数。④“材料”栏填写零件材料,外购标准件写“订购公司”,自制标准件写“自制”。注意所有零件如需在本公司进行加工后才能装配,必须在材料前写上“加工”字样,如“加工NAK80”。⑤“数量”栏填该零件数量,对于易损件,难加工零件注意备多一些料,写法如下:“4+6”,前面一个“4”表示该零件实际数量,后一个“6”表示预备料数量,预备料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定。⑥“备注”栏应填写材料热处理q求,另外模架和内模已订的零件要在备注栏写上“已订”有零件图的零件写上“零”⑦《明细表》先由工程设计人员工整地手写一份,交由工程部文员打印,经设计人员确认签名,再由课长审核后发出。1.4 其它要求:①画装配图前要仔细研究客户产品图纸及其它技术要求,并弄清《模具确认表》要求,如以前做过类似的模具要找到其File作参考用②画装配图前要先抄好产品图,抄产品图时要对客户图纸作适当修正,如加上必要的出模斜度,有公差要求的要计入公差,一般>考虑修正至将来有利于加胶的形状③产品图调入模架后要乘缩水,并作镜像处理(倒影)④产品图调入模架后要保证产品基准相对于模架基准是准数⑤多型腔模具图要标明型腔号码,对于齿轮等多腔小水口模流道上也要注明相应的型腔号码(CAV.NO)⑥装配图剖切要恰当,剖切线要表明,并剖与切图相对应⑦细微结构要作放大处理⑧斜顶平面布置图(包括底部滑座)要清晰表达,尺寸标清,以利于加工,防止与其他件干涉。⑨在装配图上要注明各孔代号。如撑头用SP标注.并写上序号。1.5 装配图尺寸标注要求1.5.1与注塑机连接部分的尺寸要标清1.5.2模架板长、宽、高尺寸要标清1.5.3所有不出零件图的零件尺寸要标清(主要是模架加工部分)。标准孔的加工可不标④、产品基准与模具基准的关系尺寸要标清,并尽量用整数。(另可参考公司《模架基准》规定)1.6装配图存放位置:D: \dwg\GM××××\GM××××da.dwg1.6.1零件图1.6.2i件图是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是公司组织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1.6.3零件图应在能够充分而清晰地表达零件形状结构的前提下,选用尽可能少的视图数1.6.4零件的尺寸标注a) 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正确;b) 尺寸标注必须做到保证工场各生产活动能顺利进行——完整;c) 尺寸配置应醒目,便于看图查找——清晰;d) 尺寸标注应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以保证模具性能——合理;e)
对有斜度的零件尺寸标注旁要注明 大 、小 或(L-X0),(S-X0)以表明大小端尺寸,(X表示斜度值-即单边度数)f) 基本要求:最大外形尺寸一定在图面有直接的标注。若产生封闭尺寸链,可在最大外形尺寸上加括号。1.7零件图的尺寸基准:正确选s尺寸基准是保证零件设计要求,便于加工与测量的重要条件。模具零件图基准种类有:①、产品基准——客户产品图纸的基准。所有关于胶位的尺寸由产品基准作为设计基准。零件图中的胶位尺寸应与产品图中尺寸一一对应。②、装配基准——一般以模架中心作为装配基准。所有螺钉孔,运水孔等与模架装配有关系的尺寸要以装配基准为设计基准。③、工艺基准——根据对零件加工,测量的要求而确定的基准。如镶件孔的介子位标数要由底面为基准。1.8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零件图除了图形和尺寸外,还注写了一些不同形式的代号及文字说明;这是 为了保证产品性能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些技术指标,如表面粗糙度、极限点配合,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热处理要求等。①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
是加工符号 的横线上方注写数值的粗糙度代号。其数值3.2μm,即Ra值,称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国家标准对Ra数值作了规定。不同数值所反映的表面粗糙度,以及获得该项指标的加工方法见下表
表面特征 | Ra代号 | 加工制作方法 | 适用范围 |
加 工 面 | 粗加工面 | | 粗车、粗锣 | 钻孔、倒角、没有要求的自由表面 |
半光面 | | 精车、精锣、粗磨 | 接触表面,不甚精确的配合面 |
光面 | | 精磨、高速锣、座标磨 | 要求保证定心及配合特性的表面 |
| 最光面 | | 抛光、镜面 | 镜类模具 |
毛坯面 | | 锻、扎制等经表面清理 | 无需进行机加工的表面 |
表面粗糙度代号和符号的规定 法 本公司0级1级模具零件图必须标注粗糙度② 零件图尺寸公差的标注(本公司模具配合公差定为幼、中、粗三级)a 幼级配合采用H6/h5——用于0级和1级模具或多镶件拼合场合b 中级配合采用H7/h6——用于本公司2级模具c 粗级配合采用H8/h7——用于本公司3级模具d 模架上开孔框公差参见例图e 未注公差一律按标题栏未注公差表设计③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本公司0级1m模具的零件图要标注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参见附图)④ 热处理与表面处理的注写对有热处理、表面处理要求的零件要注明,例如:淬火HRC48-50;氮化HV700;蚀纹面;抛光面等
1.9 零件图的存放位置及命名方法:D:\dwG\GM****\GM**** **
① 对线切割的零件,要给出线切割图形。线切割图形要用双点画线表达产品轮廓,用实线表达线切割部位。线切割图要有穿线孔位置及大小尺寸。线切割图要标注线切割大轮廓尺寸(可以用G尺,针规等简单测量的尺寸),复杂曲线轮廓可以不标注尺寸② 线切割图锐角部处理(例图),如下图(一)线割方孔,此方孔有二件镶件左侧锐角要加R0.15,以避开镶件凹槽部分R
1.9.1 线切割图③ 线切割轮廓线要用1.5b粗实线表达④ 切割图形存放位置及命名方法D:\dwg\GM****\GM**** **WC1.9.2顶针图1. 对顶针数超过20支以上或顶针太近表达不清时,顶针列表要单独出图即顶针图2. 顶针图存放位置及命名方法:D:\dwg\GM****\GM****EJ1.9.3铜公图1. 对下述场合要出铜公图①、公司0级及1级模具②、复杂及大型模具2. 铜公图上要有电蚀图以表达电蚀方法,要有必要的能测量的尺寸。3. 铜公图存放位置及命名方法:D:\dwg\GM****\GM****-**CU11.9.4 3D模型图1. 对大型复杂的产品,可由工程部用UG 或Proe制作3D模型以方便电脑锣写刀路2. 模型图命名方法:D:\dwg\GM****\GM****M- (-为版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