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零件上的常见结构_7零件图_机械制图基础
§7.3 零件上的常见结构
零件的结构形状,主要取决于它在机器中的作用,但制造工艺对它的结构也有某些要求。
虽然零件有不同的结构形状,但其中作用相同或制造工艺相同的局部结构,其形状却基本相同,而且在许多零件中都经常可以见到。其中应用广泛的一些结构已经标准化,成为标准结构,其形状、大小以及画法都有规定,也有标准可查。其他常见结构也大都基本定形,尺寸标注也有一定形式。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结构及其尺寸注法,供画零件图时参考。
一、标准结构
零件上常见的标准结构有螺纹、键槽、销孔、中心孔等。它们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以及画法,都有规定,也有标准可查。
二、铸造零的工艺结构
为满足铸造加工的要求,铸造零件上的工艺结构主要有拔模斜度、铸造圆角、铸件壁厚以及凸台和凹坑等。
三、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结构
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工艺结构,主要有倒角和倒圆、砂轮越程槽及各种常见孔。
四、过渡线
当零件上两个未经机加工的表面相交时,常用小圆弧面进行过渡,此时两个表面的交线就不太明显,但为区分不同的表面、便于看图,仍需要画出称为过渡线的交线。
螺纹
为了使加工面末端不留赘物,保证零件之间能装配到底,且在加工时便于退出刀具,常常在加工面的末端预先加工出退刀槽。在螺纹末端加工出的退刀槽称螺纹退刀槽。
如两零件用螺纹联接,螺纹部分按规定画法画出,螺纹尺寸应注在大径上,螺纹长度尺寸应包含退刀槽和倒角。
退刀槽的尺寸一般可按"槽宽X槽径"或"槽宽X槽深"的形式标注。槽宽直接标出,便于选择割槽刀。槽深应由最接近槽底的一个面算起。螺纹退刀槽的型式和尺寸可查GB3-79。

键槽
用键联接的两个零件,都必须加工出键槽。轴上的键槽必须注出定位尺寸和键槽的长度尺寸,宽度和深度尺寸则注在剖面图上。轮毂上的键槽是通槽,只需在局部视图上注出键槽的宽度和深度。




拔模斜度在零件图上一般不画出也不标注(如图b所示)。必要时在技术要求中统一s写"拔模斜度1:20"。

毛坯经过机械加工后,粗皮被削去,铸造圆角消失并产生了加工形成的尖角。
两相交的铸件表面,只要其中一个表面经过机械加工,则两面相交处应画成尖角。只有相交的两个毛坯面都不需机械加工碇造圆角才能保留,图形上应画出圆角,但注意不要在图形上注出圆角半径,应在技术要求上统一注明,如"未注圆角R3~5"。


在标注此类凸台和凹坑的尺寸时,要分别对待、正确标注。如果是为了减少加工、接触面积的,就应该注出不加工的凹坑尺寸,如安装底"的尺寸(图c)。如果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接触面积的,则应注出加工面的尺寸,如螺栓支承面的尺寸(图d)。

倒角的尺寸可由标准GB6403.4-86查得,一般是轴径、孔径越大,倒角的轴向尺寸C越大。45°的倒角可与倒角的轴向尺寸C连注,如2×45°,可以注在与锥面延长线相交的水平线上(图a),也可象一般尺寸那样画出尺寸界线再标注(图b)。
非45°的倒角,就应分开标注,不能连注(图c)。
如果零件上所有或大部分的倒角尺寸都相同时,则可在技术要求中集中注明,如"全部倒角1×45°"或"未注倒角2×45°"等。
当倒角无一定要求时,则可在技术要求上注明"锐边倒钝"。
对于阶梯的轴和孔,为了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受力较大的零件,往往在轴肩、孔肩处以圆角过渡,叫做倒圆。尺寸注法与圆弧注法相同,圆角半径的数值可由标准GB6403.4-86查得。

砂轮越程槽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已经标准化,可由国家标准GB6403.5-86查得。标注尺寸时,按查得的数值注出。为了便于注写尺寸,越程槽一般用局部放大图画出。

阶梯孔用直径不同的钻头钻出:先用小钻头钻出小孔,再用大钻头扩孔。大钻头钻尖形成的锥孔就留在两级孔的过渡处,一般也画成120°,不注尺寸。大孔的深度尺寸应直
接注出,如图(b)中的尺寸18。
钻彩保钻头应与孔的端面垂直,钻头出口处也应避免单边受力,否则,钻头容易歪斜或折断。必须先把该面铣平或预先铸出凸台或凹坑,然后再钻孔。钻头出口处也应使孔能完整钻出(图c)

1. 当两面相交时,过渡线两端不应与轮廓线接触,如右图所示。

- 浙大机械制图与CAD基础电子教程
- 工程制图基础电子教程
- 机械制图教程第2讲-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
- 机械制图教程第1讲——绪论
- 机械制图教程第25讲-读组合体视图
- 机械制图教程第26讲-视图
- 机械制图教程第27讲-剖视图
- 机械制图教程第3讲-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
- 机械制图-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几何作图
- 机械制图-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
- 机械制图-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平面图形的绘制
- 机械制图教程第29章-断面图
- 机械制图-第二章 正投影的基本原理-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 机械制图-第二章 正投影的基本原理-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 机械制图教程第31讲-机件表达方法综合运用举
- 机械制图教程第4讲-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几何作图
- 机械制图教程第5讲-几何作图
- 机械制图教程第28章-剖视图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