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尺寸公差_7零件图_机械制图基础
§7.5 尺寸公差
一、配合及互换性
零件在加工时,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当一个零件中的轴和另一零件中的孔配合校如果加工误差过大,可能出现配合效果变差甚至无法配合的情况。而在现代化生产中,往往要求制造出的一批带轴和带孔的零件,在装配时不经挑选和修配,任意取出,孔和轴的配合都能达到预期的配合性质,满足使用要求,这种性能称互换性。零件的互换性是由尺寸公差来实现的。
注意,国标规定,轴和孔的定义如下:
轴: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
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
1.基本尺寸 按设计要求所确定的尺寸,如图中的φ30为基本尺寸。
2.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如果实际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并小于最大极限尺寸,则尺寸为合格尺寸。
3.极限尺寸 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
最大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极限尺寸与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偏差有正值、负值或零值。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当最大极限尺寸小于其基本尺寸时,其值为负值。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s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如图中孔的上偏差ES=30.021-30=+0.021;轴的上偏差es=29.993-30=-0.007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当最小极限尺寸大于其基本尺寸时,其值为正值。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i,如图中孔的下偏差EI=30-30=0;轴的下偏差
ei=29.993-30=-0.007
二、尺寸公差的基本概念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0减下偏差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如图孔的公差=30.010-29.077=(+0.010)-(-0.023)=0.033。
6.公差带图 为更简洁有效的表示公差,常将图(a)简单地用图(b)表示出来,图(b)称为公差带图。
7.零线 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公差的一条基准直线。通常以零线表示基本尺寸。
8.尺寸公差带(简称公差带) 在公差r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9.标准公差 GB/T 1800.2-1998 中所附的“标准公差数值”(见下表)所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用IT表示。标准公差分20个等级,即IT01、IT0、IT1、IT2、IT3......IT18。数字表示等级,数字越小,等级越高。
标准公差数值(节选)
等级→ | IT01 | IT0 | IT1 | IT2 | IT3 | IT4 | IT5 | IT6 | IT7 | IT8 | IT9 | IT10 | IT11 |
大于 | 至 | mm |
- | 3 | 0.3 | 0.5 | 0.8 | 1.2 | 2 | 3 | 4 | 6 | 10 | 14 | 25 | 40 | 60 |
3 | 6 | 0.4 | 0.6 | 1 | 1.5 | 2.5 | 4 | 5 | 8 | 12 | 18 | 30 | 48 | 75 |
6 | 10 | 0.4 | 0.6 | 1 | 1.5 | 2.5 | 4 | 6 | 9 | 15 | 22 | 36 | 58 | 90 |
10 | 18 | 0.5 | 0.8 | 1.2 | 2 | 3 | 5 | 8 | 11 | 18 | 27 | 43 | 70 | 110 |
18 | 30 | 0.6 | 1 | 1.5 | 2.5 | 4 | 6 | 9 | 13 | 21 | 33 | 52 | 84 | 130 |
30 | 50 | 0.6 | 1 | 1.5 | 2.5 | 4 | 7 | 11 | 16 | 25 | 39 | 62 | 100 | 160 |
50 | 80 | 0.8 | 1.2 | 2 | 3 | 5 | 8 | 13 | 19 | 30 | 46 | 74 | 120 | 190 |
80 | 120 | 1 | 1.5 | 2.5 | 4 | 6 | 10 | 15 | 22 | 35 | 54 | 87 | 140 | 220 |
120 | 180 | 1.2 | 2 | 3.5 | 5 | 8 | 12 | 18 | 25 | 40 | 63 | 100 | 160 | 250 |
180 | 250 | 2 | 3 | 4.5 | 7 | 10 | 14 | 20 | 29 | 46 | 72 | 115 | 185 | 290 |
250 | 315 | 2.5 | 4 | 6 | 8 | 12 | 16 | 23 | 32 | 52 | 81 | 130 | 210 | 320 |
315 | 400 | 3 | 5 | 7 | 9 | 13 | 18 | 25 | 36 | 57 | 89 | 140 | 230 | 360 |
400 | 500 | 4 | 6 | 8 | 10 | 15 | 20 | 27 | 40 | 63 | 97 | 155 | 250 | 400 |
10.基本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若公差带位于零线之上,下偏差为基本偏差;若公差带位于零线之下,上偏差为基本偏差。
国家标准对轴、孔各规定了28个基本偏差系列,用拉丁字母表E,大写字母代表孔的基本偏差,小写字母代表轴的基本偏差。下图为基本偏差示意图,图中只示意了各基本偏差的相对位置,具体数值可通过查表确定。
1.配合种类 基本尺寸相同,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为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国标规定了以下三种类型的配合:
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都具有间隙(包括间隙等于零)。
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都具有过盈(包括过盈等于零)。
(渡配合—孔的公差带和轴的公差带互相重叠,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
2.配合制 为了统一极限偏差,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基孔制和基轴制。
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保持一定,而用改变轴的基本偏差来得到各种不同的配合的一种制度。为加工的方便性和经济性,应优先采用基孔制。
基孔制配合中的孔称基准孔,它的基本偏差H为下偏差,其值为零。
基轴制—轴的基本偏差保持一定,而用改变孔的基本偏差来得到各种不同的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配合中的孔称基准孔,它的基本偏差h为上偏差,其值为零。
1.公差带的表示
公0带用基本偏差的字母和公差等级数字表示。
例如:H7 表示孔的公差带;h7表示轴的公差带。
注意,大写字母表示孔的偏差;小写字母表示轴的偏差。
2.注公差带尺寸的表示
注公差的尺寸的基本尺寸后跟所要求的0差带或(和)对应的偏差值表示。下图为注公差的尺寸在零件图中的三种表示形式。其中只注基本尺寸和偏差值的形式为常用形式(中图),偏差值应从有关手册或教材附录中查取,书写时其字号比基本尺寸数字小一号,上偏差注在上面,下偏差注在下面。零偏差值也应写出但不带正、负0。若上、下偏差的绝对值相等时,只注一次,并在该偏差值之前加“±”号,偏差字高和基本尺寸字高相等,例如:Ф50±0.05。
3.配合的表示
配合用相同的基本尺寸后跟孔、轴公差带表示。孔、轴的公差带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孔公差带、分母为轴公差带;如下图所示。
- 浙大机械制图与CAD基础电子教程
- 工程制图基础电子教程
- 机械制图教程第2讲-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
- 机械制图教程第1讲——绪论
- 机械制图教程第25讲-读组合体视图
- 机械制图教程第26讲-视图
- 机械制图教程第27讲-剖视图
- 机械制图教程第3讲-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
- 机械制图-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几何作图
- 机械制图-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
- 机械制图-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平面图形的绘制
- 机械制图教程第29章-断面图
- 机械制图-第二章 正投影的基本原理-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 机械制图-第二章 正投影的基本原理-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 机械制图教程第31讲-机件表达方法综合运用举
- 机械制图教程第4讲-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几何作图
- 机械制图教程第5讲-几何作图
- 机械制图教程第28章-剖视图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