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19 属于: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大全

一、形位公差的代号(GB/T 1182-1996)

形位公差各项目的符号

 形状公差

位置公差

项 目

符号

项 目

符号

直线度



平行度

垂直度

平面度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倾斜度

圆度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同轴度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对称度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圆柱度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位置度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线轮廓度


圆跳动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面轮廓度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全跳动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其他有关符号

符号

意义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最大实
体状态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延伸
公差带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包容原则
(单一要素)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理论
正确尺寸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基准目标

 形位公差框格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公差框格应水平或垂直绘制,其线型为细实线。公差框格分为两格或多格,框格内从左到右填写的内容:

  第一格为形位公差符号;第二格为形位公差值和有关符号;第三格及以后为基准代号字母和有关符号。

  (h为图样中采用字体的高度)

基准代号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注:形位公差符号的线型宽度为b/2~bb为粗实线宽),但跳动符号的箭头外的线是细实线。

二、形状、位置公差带的定义和图例说明 GB/T 1182-1996

1 直 线 度

  a. 在给定平面内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b. 在给定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c. 在任意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

  1)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值0.02的两平等直线之间。

  2)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在任意100长度内必须位于轴向平0内,距离为公差值0.04的两平等直线之间。

图例:

  1) 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的平行平面内。

  2) 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2,垂直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1的四棱柱内。

图例:

  1) φ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的圆柱面内。

  2) 整个零件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5的圆柱面内。

 2. 平 面 度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上表面必须修正于距离为公差值0.1
   的两平行平面内。

图例:表面上任意100×100的范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

 3. 圆 度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
   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
   心圆之间。

 4.圆 柱 度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半径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值0.05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5. 线轮廓度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
   上,实际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
   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4,且
   圆心在理想轮廓线上的圆的两
   包线之间。

 6.面轮廓度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n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间的区域,诸球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

注:当被测轮廓面相对基准有位n要求时,其理想轮廓面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论轮廓面。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实际轮廓面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球的
   两包络面之间,诸球的直径为公差值
   0.02,且球心在理想轮廓面上。

 7. 平 行 度

  a. 在给定的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i棱柱内的区域。

b. 在任意方向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面对面(一个方向)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线对面(一个方向)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05,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
   平行平面之间。

图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且平行于基准
   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面对线(一个方向)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线对线(一个方向)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平行
   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图例:φD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
   在垂直方向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
   之间。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φD的轴线必须位于正截面为公差值0.1×0.2,
   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四棱柱内。

图例:φ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
   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

8. 垂 直 度

  a. 在给定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时,是正截面为公差值t1×t2,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b. 在任意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面对面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线对面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右侧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
   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图例:φd的轴线必须在给定的投影方向上,位于
   距离为公差值0.1,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
   平行平面之间。

面对线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线对线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左侧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
   且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图例:φD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垂直
   于两φD1孔公共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线对面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φd的轴线必须位于正截面为公差值0.2×0.1,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四棱柱内。

图例:φ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05,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

9. 同轴度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φ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且与
   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

图例:φ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且与
   公共轴线A-B同轴的圆柱面内。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φd的圆心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2,且与基准圆
   心同心的圆内。

 10. 对称度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若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则是正截面为公差值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面对面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线对面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槽的中心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
   且相对基准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
   之间。

图例:φD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相对于
   A-B公共基准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
   间。

面对线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线对线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3:键槽的中心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
   平行平面之间,该平面对称配置在通过基准
   轴线的/助平面两侧。

图例:φD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相
   对通过基准轴线的辅助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

 11. 位置度

  a. 点的位置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以点的理想位置为中心:圆或球内的区域。

  b. 线的位置度在给定方向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中心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则是正截面为公差值t1×t2,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c. 线的位置度在任意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该点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3的圆内,该
   圆的圆心位于相对基准A、B所确定的点的理
   想位置上。

图例:每条刻线必须分别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
   且相对基准A所确定的理想位置对称配置的诸
   两平行直线之间。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
  4个孔的轴线必须分别位于正截面为公差值0.2×0.1,且以理想位置为轴线的诸四棱柱内。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
  f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且以相对基准A、B、C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

12. 圆跳动

  a. 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b. 端面圆跳动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t的圆柱面区域。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f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
   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
   公差值0.05。

图例:当零件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
   在右端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
   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

 13. 全跳动

  a.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b.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l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图例:fd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c向移动地连续
   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于基准轴线
   的直线移动。在fd整个表面上的跳动量
   不得大于公差值0.2。

图例:端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地连续回转,同
   时,指示器作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直线移动。在
   端面上任意一点的轴向跳动量不得大于0.05。
   (在运动时,指示器必须沿着端面的理论正确
   形状和相对于基准所确定的正确位置移动)

三、 被 测 要 素 的 标 注 方 法(GB/T 1182—1996)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标注方法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被测要素与公差框格的一端相连,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向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直径。

  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标注方法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球心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标注方法

  当被测要素l单一要素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标注方法

  当被测要素为圆锥体的轴线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圆锥体的直径尺寸线( 端或小端)对齐。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标注方法

  当被测要素是螺纹中径的轴线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中径尺寸线对齐;未画出螺纹中径时,指引线的箭头可与螺纹尺寸线对齐,但被测要素仍为螺纹中径的轴线。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标注方法

  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绘制一起,并引用一根指引线。当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指标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标注方法

  为了说明其它附加要求,或为了简化标注方法,可以在公差框格的周围附加文字说明;属于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的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标注方法

  当指引线的箭头与尺寸线的箭头重叠时,则指引线的箭头可以代替尺寸线箭头。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标注方法

  当被测要素不是螺纹中径的轴线时,则应在框格附近另加说明。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标注方法

  基准为一组要素时,或基准为单一要素,但标注基准代号的地位不够时,基准代号可标注在该要素的g寸引出线或公差框格的下方。

  当基准要素为中心孔时,基准代号可标注在中心孔引出线的下方(1排2图)。

  任选基准的标注方法(1排3、4图及2排图)——当需要在基准要素上指定某些点、线或局部表面来体现各基准平面时,应标注<准目标。其标注如下: a、当基准目标为点时,用“×”表示; b、当基准目标为线时,用双点划线表示,并在棱边上加“×”; c、当基准目标为局部表面时,用双点划线绘出该局部表面时图形,并画上与水平成45°的细实线。

四、 公差数值和有关符a的标注方法

标 注 方 法

说明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如果图样上所标注的形位公差无附加说明,则被测范围为箭头所指的整个轮廓要素或中心要素-如果被测范围仅为被测要素的某一部分时,应用细实线画出该范围,并注出尺寸。

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的标注方法(注:左图中 500表示每边为500的正方形)。

如不仅给出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全长(或敕个要素)n的公差值时的标注方法。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公差框格中所给定的公差值为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当给定的公差带为圆或圆柱时,应在公差数值前加注符号“φ”。当给定的公差带为球时,应在公差数值前加注“球φ”。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延伸公差带的标注方法,是将延伸部分用双点划线绘制,并在图样中注出其相应的尺寸。在延伸部分的尺寸数值前和公差框格0公差值后分别加注符号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对形位公差有附加要求时,则应在相应的公差数值后面加注有关的符号:如被测要素有误差,只许中间向材料外凹起,符号为(+);只许中间向材料内凹下,符号为(-);只许按符号(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等。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当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原则时,应按下述规定注出符号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a、当最大实体原则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将符号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标注在公差数值之后;b、当最大实体原则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将符号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标注在相应的基准字母之后;c、当最大实体原则同时应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时,将符号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同时标注在公差数值和相应并非准代号的字母之后;d、当基准符号直接与框格相连,而最大实体原则又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则可将符号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直接"注在公差框格的第三格内。

当单一要素要求遵守包容原则时,应在该尺寸公差后加注符号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当图样中未注出符号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时,则给定的尺寸、形状满足要求。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公差(GB/T 1184-1996)μm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精度
等级

主 参 数 LdD) mm

≤10

>10
~16

>16
~25

>25
~40

>40
~63

>63
~100

>100
~160

>160
~250

>250
~400

>400
~630

>630
~1000

>1000
~1600

>1600
~2500

4

3

4

5

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5

5

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7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8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9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1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800

11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800

1000

1200

12

12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800

1000

1200

1500

2000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 (GB/T 1184-1996) μm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精度
等级

主要参数 d(D)、L、B mm

>3
~6

>6
~10

>10
~18

>18
~30

>30
~50

>50
~120

>120
~250

>250
~500

>500
~800

>800
~1250

>1250
~2000

5
6

3
5

4
6

5
8

6
10

8
12

10
15

12
20

15
25

20
30

25
40

30
50

7
8

8
12

10
15

12
20

15
25

20
30

25
40

30
50

40
60

50
80

60
100

80
120

9
10

25
50

30
60

40
80

50
100

60
120

80
150

100
200

120
250

150
300

200
400

250
500

11
12

80
150

100
200

120
250

150
300

200
400

250
500

300
600

400
800

500
1000

600
1200

800
1500

  

圆度、圆柱度公差 (GB/T 1184-1996) μm

主参数d、(D)及图例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公差
等级

主 参 数 d、(D) mm

应用例子

>3
~6

>6
~10

>10
~18

>18
~30

>30
~50

>50
~80

>80
~120

>120
~180

>180
~250

>250
~315

>315
~400

>400
~500

5

1.5

1.5

2

2.5

2.5

3

4

5

7

8

9

10

  一般量仪,主
轴、机床主轴等。

6

2.5

2.5

3

4

4

5

6

8

10

12

13

15

  仪表端盖外圈,一
般机床主轴及箱孔。

7

4

4

5

6

7

8

10

12

14

16

18

20

  大功率低速柴油机
曲轴、活塞销及连杆中
装衬套的孔等。

8

5

6

8

9

11

13

15

18

20

23

25

27

  低速发动机、减速
器、大功率曲柄轴颈等。

9

8

9

11

13

16

19

22

25

29

32

36

40

  空气压缩机缸体、
拖拉机活塞环、套筒孔。

10

12

15

18

21

25

30

35

40

46

52

57

63

  起重机,卷扬机用
的滑动轴承轴颈等。

11

18

22

27

33

39

46

54

63

72

81

89

97

12

30

36

43

52

62

74

87

100

115

130

140

155

直线度、平面度公差 (GB/T 1182-1996) μm

主参数L
及图例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 title=

公差
等级

主 参 数 L mm

≤10

>10
~16

>16
~25

>25
~40

>40
~63

>63
~100

>100
~160

>160
~250

>250
~400

>400
~630

>630
~1000

>1000
~1600

>1600
~2500

5

2

2.5

3

4

5

6

8

10

12

15

20

25

30

Ra 0.2

0.2

0.8

1.6

6

3

4

5

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Ra  0.2

0.4

1.6

3.2

7

5

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Ra 0.4

0.8

1.6

6.3

8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Ra 0.8

0.8

3.2

6.3

9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Ra 1.6

1.6

3.2

12.5

10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Ra 1.6

3.2

6.3

12.5

11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Ra 3.2

6.3

12.5

12.5

12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800

1000

Ra 6.3

12.5

12.5

12.5

注:r中的表面粗糙度Ra值和应用举例仅供参考。 

锥度和角度公差(JB1-59)

公称尺寸mm

标记示例 1:20#K6±5(锥度为1:20、6级精度的锥度公差)

精度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50"

1'15"

2'

3'

5'

8'

13'

20'

32'

50'

>3~6

40"

1'

1'30"

2'30"

4'

6'

10'

16'

25'

40'

>6~10

30"

50"

1'50"

2'

3'

5'

8'

13'

20'

32'

>10~18

25"

40"

1'

1'30"

2'30"

4'

6'

10'

16'

25'

>18~30

20"

30"

50"

1'15"

2'

3'

5'

8'

13'

20'

>30~50

15"

25"

40"

1'

1'30"

2'30"

4'

6'

10'

16'

>50~80

12"

20"

30"

50"

1'15"

2'

3'

5'

8'

13'

>80~120

10"

15"

25"

40"

1'

1'30"

2'30"

4'

6'

10'

>120~180

8"

12"

20"

30"

50"

1'15"

2'

3'

5'

8'

>180~260

6"

10"

15"

25"

40"

1'

1'30"

2'30"

4'

6'

>260~360

5"

8"

12"

20"

30"

50"

1'15"

2'

3

5'

>360~500

4"

6"

10"

15"

25"

40"

1'

1'30"

2'30"

4'

适用范围

高精度的锥度量规及角度样板

工具锥度、锥销、传递
大扭矩的摩擦锥体

圆锥齿轮、锥套
等中等精度零件

低精度零件

注:1. 本表适合于配合的锥体和角度零件。

  2. 表中公称尺寸对锥度公差按锥体母线长度决定,对角度公差按角度短边长度决定。

  3. 公差对于零线为对称分布,即公差数值为±。

  4. 不标注精度等级及公差的锥体零件,按10级精度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