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19 属于: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大全

§4.3 相贯线的画法 

两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相贯线。
    对于两平面立体相交,可按两平面相交求交线或直线与平面相交求交点的方法求出相贯线;若求平面体与曲面体的相贯线,可分别求出平面体上参加相交的0平面与曲面体的截交线而得。本节只讨论两曲面体的相贯线。
    两曲面立体表面的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曲线。因此,求相贯线问题的实质就是求两立体表面一系列共有点的问题。常用的作图方法有表面取点法和辅助平面法,下面将分别介绍。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4.3.1表面取点法求相贯线

当两相交的立体表面中某一表面具有积聚性投影时,相贯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就是已知的。这样可以把相贯线当成另一相交表面的曲线,g用表面上取点的方法作出相贯线的其它投影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例1:求两圆柱的相贯线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例1:求两圆柱的相贯线分析: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且分别垂直于水平投影面和侧立投影面,因此,相贯线t侧面投影与小圆柱的侧面投影重合;同理,相贯线的水平投影为一圆弧;相贯线前后对称,因此正面投影前后重合为一曲线段。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作图步骤:
    1.求特殊点。由侧面投影可知,点Ⅰ、Ⅱ分别是最高最低点,同时也是两圆柱转向轮廓线的交点;点Ⅲ、Ⅳ分别是最前最后点,同时也是最右点。
   2.求一般点。在相贯线的已知投影(如水平投影)上取一对重影点5、(6),把它看成小圆柱表s上的点,即可求得侧面投影5"、6",由此可求得正面投影5'、6' 。

    3. 依次光滑连接即完成相贯线的正面投影。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讨论:
1.若在圆柱上开孔,即一圆柱外表面与另一圆柱内表面相交,作图方法和相贯线形状完全相同,如图所示。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讨论        
2.若两圆柱孔相交,即两圆柱内表面相交,同样产生相贯线,作图方法也一样,=图所示。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4.3.2 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

一、作图原理
    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基于三面共点的原理。如图,假设用一辅助平面截切圆锥和圆球,辅助截平面与圆锥、圆球的交线均为圆,这两交线圆的一对交点即为圆锥、圆球与辅助截平面的共有点,也就是相贯线上的点。
    为使作图方便,辅助平面的选择应以辅助平面与两相交立体=面的截交线都简单易画(一般为素线或圆)为原则。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二、作图示例

例2:求作圆锥与圆球的相贯线。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分析:圆锥与圆球两轴线垂直相交,相贯线前后对称,正面投影应前后重合为曲线段。由于圆锥和圆球的投影都不具有积聚性,因此必须用辅助平面法作图。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作图步骤:
    1.求特殊点。。
    2.求一般点。
    3.在三面投影中依次连接各相贯点,并判断可见性。
    4.整理轮廓线,按线型加深。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4

.3.3 相贯线变化的趋势

相交两曲面体的表面性质,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尺寸大小,是影响相贯线空间形状的三个因

素。表1、表2、表3、表4列举了各种因素对相贯线形状的影响。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4.3.4 组合体的相贯线

求组合体的相贯线,首先要进行形体分析,分析各形体的几何性质、相对大小及相对位置,判断哪些几何体表面之间有交线及交线的性质,然后逐段求出。注意要根据三面共点的原理,作出每两条交线的结合点。

例3:完成组合体的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分析:该组合体可分为Ⅰ、Ⅱ两部分。形体Ⅰ是同轴的半球A与圆柱B表面相切;形体Ⅱ上下各为半圆柱,中间部分为长方体,其表面与两圆柱面相切。从投影图中可知,上半圆柱轴线过球心,交线为圆;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均为直线段;长方体侧面与圆柱B相交,交线是素线;下半圆柱与圆柱B正交,交线是空间曲线,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都具有积聚性,只需求出正面投影。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

作图步骤:
    1.作出上半圆柱与半圆球A的交线圆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2.作出长h体的侧面与圆柱B的截交线----素线,其水平投影积聚为一点,正面投影从结合点2'画至结合点3'。
    3.求出下半圆柱与圆柱B的相贯线。结合点2'及轮廓线的交点3'都是相贯线上的点,只需再求出一个一般点,即可光滑连线。 
    4.检查后描深。

4.3相贯线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