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19 属于: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大全
1 范围

    本规范参照机械制图新老系列标准GB/T4458.x-2003和GB/T4458.x-1984。总结出常用地方的差别,特别是在标注和图纸的简化画法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 视图》

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GB/T 4458.5-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GB/T4458.4-2003      《机械制图_尺寸注法》

GB/T4458.6-2002      《图样画法 剖视图 断面图》

GB/T4457.2-2003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 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

GB/T 14691-1993      《技术制图字体》

GB/T4458.2-1984      《机械制图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GB/T4458.4-1984      《机械制图_尺寸注法》

GB/T 4458.1-1984     《机械;图图样画法 视图》

GB/T 4458.5-1984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GB/T 16675.2-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

3 内容(3.1和3.2为新执行标准,3.3根据GB/T16675.2-1996简化画法和公司部分产品提出的参考意见。)

3.1 根据GB/T4458.4-2003标注尺寸应符合下表后者的规定,前面为元素含义及相应老标准。

序号

含义

老标准

新符号或缩写词

1

球直径

球φ

2

球半径

球R

SR

3

厚度

δ

t

4

均布

均布

EQS

5

45°倒角

45°

C

6

几个相同元素连接符号

×

7

正方形

正方形

8

深度

深度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9

沉孔或锪平

沉孔或锪平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10

埋头孔

埋头孔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11

弧长

弧长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12

锥度

注:注法改变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注:符号的比例画法如下,其中h为字体的高度。部分可以参照GB/T18594-2001有关规定。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1正方形)                         (图2 深度符号)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3沉孔或锪平)                  (图4埋头孔)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5弧长)                      (图6旋转符号,箭头大小为字高)

    我们在作这些符号时,把它作成块,在插入时适当放大或缩小比例即可。

3.1.1 在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φ”和“R”前再加注符号“S”。即“Sφ”表示球直径,“SR”表示球半径。图7 、图8位新旧对照。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7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8

3.1.2 新标准中板材的厚度用“t”表示,取代了旧标准中的 “δ”。如:材料“SCδ2.0”c为“SC t 2.0”。

3.1.3 新标准中对于零件中均匀分布的元素,用“EQS”代替了“均布”二字。如图9: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9

3.1.4 对于45°倒角变为字母“C”,如:1×45°变为C1;有两处1×45°的标注为2C1; 2×45°变为C2.下图10是其标注形式。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10             

3.1.5 新标准中对零件图纸中几个相同的元素,其标注也发生了改变,符号“-”改变为“×”。如“7-φ4.8” 在新标准中标注为:“7×φ4.8”,下图为分配器(FPQ-42)的部分尺寸。新标准标注将发生了改变,见图11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11

有四点发生了变化:(1) 符号“-”改变为“ā保唬2)“均布”变为“EQS”;(3)1×45°变为C1(45°倒角用C表示);(4)孔深度可以用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表示,这里可以用这种方法标注,也可以按照左图的普通注法。上述方法标注表示φ4.8的孔深度为12。

3.1.6 对于正截面为正方形的结构,在正方形边长尺寸前加“□”或以 “边长×边长”的形式标注其尺寸。如图12: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12

3.1.7 孔的深度可以用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表示,沉孔或锪平孔用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表示,埋头孔用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表示。两种注法均可,只是在旁注法中符号发生改变。

类型

旁注法

普通注法

改变前

改变后

光孔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螺纹孔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沉孔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埋头孔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3.1.8 标注弧长时,应在尺寸数字左方加注符号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如下图13: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13

3.1.9 锥度的标注方法改变了,如下图示: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14以前标注)                      (图15新标注)

3.2 局部视图表示将发生改变。

3.2.1 对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表示,用箭头,字母表示其投射方向和位置,省略汉字“向”。如下图16示: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16

3.2.2 零件图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相同的视图,用箭头、字母、数字表示其投射方向和位置,省略汉字“向”。如下图17所示: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17

3.2.3 断面图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其移出的断面配置在其他的位置。在不引起误解的时候,允许将其视图旋转,其标注形式变为,如下图18、图19:由以前的“旋转”二字变为“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18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19

3.3 尺寸简化标注法有利我们规范简化图纸。(详细请参照GB/T 16675.2-1996 简化画法 尺寸注法)

3.3.1 在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或标注数字时,可以用下形式标注(图20所示),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替箭头。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20

3.3.2 标注参考尺寸时,应将尺寸数字加上圆括弧“()”。

3.3.3 在同一图形中,尺寸数值不同而又重复的同一要素,(如:孔等),可以采用标记或标注字母的方法标注其尺寸,也可以用列表的形式表明其尺寸。

3.3.3.1下图21是用字母辅助标注其他孔尺寸。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21

在我们的电控安装板上,有很多的孔,大小差别不大,数量很多,下面是一个电控安装板的孔的大小尺寸。图中有φ3.3,φ4,φ4.5,φ5,φ6的孔"请放大显示比例看图)。如果我们用普通标注法(图 22 ),将给看图者带来很多不便,很难去找相同尺寸的孔。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22

如果我们用相同字母标示同大小的孔,(用字母A表示φ6,B表示φ4.5,C表示φ5,D表示φ4,而φ3.3的孔有92个我们不标示。)那样会有效提高我们的读图效率( 图 23)。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23

3.3.3.2用标记标注其尺寸,如下图24;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24

也可以列表表示。特别是蒸发器边板上,孔的大小差别不大,且孔很多,还有翻边孔。如图25,如果用列表标注将一目了然。如下图26,对翻边孔和其他孔的布局就很清晰了。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25

下面我们用列表形式标注一下:我们将很清晰区分。图26 所示:

机械制图新标准比较与推广 title=

图26

附录

本标准同时参照《机械制图手册 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