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专家详析“神五”魅力
本报南京10月14日电 "神舟"五号发射在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两位专家今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对"神舟"五号发射的重要意义、技术突破和安全措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昂海松教授认为,"神舟"五号的发射既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航天实力,又是涉及到材料、电子、通讯、人机环境、高空侦察等学科尖端技术发展的标志。王志谨副教授说,"神舟"五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首先就是"返回技术"。因为运载火箭和卫星都是不返回式的,而载人飞船却要实现"闭合的回路",其技术要求是不一样的,必须兼顾温度以及环境的特殊要求。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虽然苏联在1961年实现了第一颗载人卫星"东方号"上天,"神舟"五号的出现晚了40多年,但"神舟"五号在技术上要先进很多。如"东方号"只有两舱,只能容纳1人。而"神舟"五号有三舱,多了一个用于进行实验的轨道舱,可容纳3人。另外,"东方号"仅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只飞行了1小时48分钟,而"神舟"五号将绕地球飞行14圈,时间长达20个小时。
"神舟"五号发射能否成功,两位专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关键是宇航员能否安全着陆。昂海松表示,"神舟"五号的发射拥有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其中人员安全是第一位的。为此专门设计了先进的宇航服以保证宇航员的供氧、压力等。飞船上还具有手动操纵卫星急救功能,宇航员可以手动操作,控制飞船紧急返回地面。因宇航员降落时,飞船落地后的速度必须保证小于3米/秒。为此将使用多种先进的降落伞和缓冲喷气装置以减少速度;另外,飞船在设备安全方面也做了多种防范措施,如专门设计了逃逸系统,一旦火箭发生故障,逃逸系统可以自动点火,使载人舱与火箭分离后安全降落。为避免空间垃圾碎片的碰撞,还专门设计了预警装置,一旦发现碰撞物,可自动规避。此外,"神舟"五号还设计了故障诊断系统,卫星本身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可以及时发现原因进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