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发现 耳虫旋律绕脑三日
(香港《苹果日报〈讯)中国人以"绕梁三日"来形容不绝于耳的美妙歌声,美国研究发现,一些歌曲旋律的确特别能深印人们脑海,挥之不去。
其实,这样"挥之不去"便是"耳朵虫"现象在作怪。心理学家认为,"耳朵虫"并不是真的虫,而是大脑接受信息后的生理反应。神曲节奏的"挥之不去"正是"耳朵虫"现象产生的自我控制逆效应。所以与其纠结于"耳朵虫"的"挥之不去",还不如让"耳朵虫"再"飞"一会儿,就能起到消除的效果。
名词解释:耳朵虫
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这种一段音乐在脑中不断重复、怎么也挥之不去的现象,这种现象叫"耳朵虫"。"耳朵虫"是从德文Ohrwurm直译过来的,这个词把爬进脑中的音乐形象地比喻成一只虫。研究者Dr.Kellaris把"耳朵虫"引起的这种感觉叫"认知瘙痒",让人忍不住想去挠(回想)它。科学家发现,其实不一定是"神曲",很多音乐都能够形成这种效果。
神曲法宝:节奏重复
韩国的科研机构对2012年7月开始爆红歌曲《江南Style》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4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这样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这一说法,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跟着这首歌摇晃起身体的原因。
"最美的云彩"为啥"挥之不去"?
大脑会出现"听觉想象"
"耳朵虫"的学名叫做"不可自主的音乐想象",是一种纯粹的来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所以当你听到"药药切克闹"的节奏,就会不由自主地哼起"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
心理学家发现,当"耳朵虫"出现时,大脑的反应和听到音乐时的反应类似,都引发了大脑听觉皮层的活动,而主要来源则是人们接触到声音和想法。神经学专家解释,即使只是通过想象,负责听觉信息处理的听觉皮层也会活跃起来。这种"听觉想象"活动生动地重现了我们听到旋律时的大脑反应。
产生"耳朵虫"的旋律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都存在一个反复出现的节奏,好似"单曲循环";另外,这些歌曲大多具有强烈的节奏。
南京师范大学研二的女生小婷子说,"《爱要坦荡荡》很好听,但我现在走到哪里脑子里都是‘爱要坦荡荡’的旋律,其实还是很烦的。"
"耳朵虫"是不是强迫症?
不是,反而是放松的表现
满大街都是《最炫民族风》或是《江南Style》,不堪其扰的人往往觉得是自己出现了"幻听"的症状,甚至还有人将"耳朵虫"现象和心理暗示画上等号。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认为,这两者不能完全等同。"我们在脑海中浮现出熟悉的旋律,或者是走着走着就情不自禁哼起歌,是一种完全轻松无目的的行为,有点类似于自言自语。"
对于"耳朵虫"现象,袁勇贵认为,歌曲琅琅上口,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缓解压力。记者了解到,袁勇贵在自己的病区里也会适当采用一些"音乐疗法",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会播放一些较为放松的音乐,帮助心理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恢复。
不少人被"神曲"干扰后觉得自己患上了"强迫症",但袁勇贵说,"耳朵虫"和强迫症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强迫症患者有时也会持续在脑海中出现一个旋律,但他们是不自觉的被动行为,而且持续的时间更长,感觉会很痛苦,难以摆脱。但‘耳朵虫’出现的时间就没有这么长,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放松的表现之一。"至于精神疾病中的"幻听",专家认为,幻听"往往是真的能"听"到声音,而"耳朵虫"只是在脑海中的旋律而已。
听"神曲"都会出现"耳朵虫"吗?
因人而异,有人听古筝绕梁三日
不同的人出现"耳朵虫"的概率也不尽相同。女性往往更容易受到"耳朵虫"的骚扰,音乐家也比普通人更常听到耳边徘徊的旋律。"耳朵虫"中间还存在强势者,这种被称作"消除旋律"的曲调,一旦在脑海出现便势不可挡地可以盖过其他旋律。
为了更好地解释"耳朵虫"现象,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分会副会长刘昌也很认真地听完了"神曲"《江南Style》和《最炫民族风》。"耳朵虫现象应该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所谓的‘神曲’产生困扰。"刘昌认为,"耳朵虫"的作用和人的兴趣、爱好都有一定的关系。
但刘昌承认,他也有过被"耳朵虫"干扰的时候,但不是这些"神曲",而是他更感兴趣的古曲,如《平沙落雁》等,不过他认为像《平沙落雁》等古曲带给的他不是烦躁,而是心理上的愉悦。
另外,科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这段音乐就会在其脑中不断重复。虽然引发"耳朵虫"现象的音乐因人而异,但显然"耳朵虫"更偏爱那些容易上口的作品。
"耳朵虫"驱不走怎么办?
别急,就让虫虫再"飞"一会儿
脑海里久久萦绕着神曲是件很烦人的事,想要摆脱都摆脱不掉。对于这种现象,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昌解释说,这正顺应了心理学上的自我控制的逆效应,你越注意到它,它给人心理带来的厌烦越严重,"越想赶走的,越难以摆脱。"
"耳朵虫"是大脑接收到信息后情不自禁的一种反应,国外专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大部分耳朵虫只会持续30分钟左右的时间。"耳朵虫"现象虽然普遍,但它基本上是无害的,研究发现,只有少数人表示"耳朵虫"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事。
所以心理学专家认为,"驱虫"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不用管它,让"耳朵虫"再"飞"一会儿,等飞累了,它自然就跑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