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声望排行榜:科学家声望等级居榜首
中新网11月2日电 1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社会学会2003年会上,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专家公布了一份综合了7次职业声望调查的中国职业声望排行榜,"科学家"这一职业的声望等级位居榜首。
据天府早报报道,这份排行榜归纳总结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为调查对象的7次较大规模的职业声望调查,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如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医生、律师等职业一直稳居职业声望等级的绝对上层。政府、党群组织干部的声望位置虽不及高级专业人员,但仍长期居于上层,多数排列在前10名左右。
而企业老总不及国家干部企业负责人包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企业厂长经理的声望位置相对靠前,但不及国家机关干部,并显现出曲折上升的态势。机关企业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及有关人员、军队人员大致位于职业声望等级的中间位置。
个体户及农民声望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对农民的职业声望评价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上世纪80年代的下下层逐渐上升到90年代中后期的中下层位置,但仍处于职业声望等级中的较低位置。处于这一位置的还包括一般服务人员及非技术工人职业群体,如保姆、清洁工、勤杂工、搬运工、修理工等。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的评价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研究发现职业社会作用越大声望越高
来自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社会学者高顺文研究发现,影响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主要包括四类:
一是职业的社会功能,即某种职业对于社会的作用,包括对国家建设和公共福利的责任。职业的责任和社会作用越大,职业声望就越高。
二是职业要求,即一定职业对于任职者的教育程度、技能技巧、工作能力、道德品质、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条件要求。职业对任职者的要求越高,职业声望也就越高。
三是职业报酬,泛指职业能给予任职者的各项利益,包括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职业报酬越高,职业声望越高。
四是职业环境,即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各种工作条件,如劳动强度、卫生条件、技术装备等。职业环境越好,则职业声望越高。
新闻链接——7次职业声望调查
1983年林南教授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对北京1774名居民的50种职业声望调查;199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对北京和广州1141名居民的80种职业声望调查;1993年蔡禾对广州居民的102种职业声望调查;1998年李强对北京居民的100种职业声望的调查;2000年仇立平对上海职工的50种职业地位和声望的调查;1996年佐斌等对武汉市民的38种职业声望评价;2000年周玉对福建省福清市工人81种职业的声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