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世龙:倾注真情的科普生涯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28 属于: 科普博览

1955年年10月25日在《中国青年报》的专版“我们的文学、美术、科学工作者给孩子们的答复”上,刊登了由老作家冰心打头的8封信。这是团中央建议和倡导出版少年儿童读物以后,《中国青年报》发信给一些作者征求意见的结果。在这些信中,“应该写出‘十万个为什么’来”的作者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写道:“应当介绍的知识很多,比如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沙漠中为什么有绿洲?地为什么震动?———真可以也列出十万个为什么来”,并且呼唤广大的科学工作者都行动起来,为青少年朋友而创作。这封信的作者就是陶世先生,当年他26岁。

陶先生对科学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儿童时代。田野山林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是他幼时最好的玩伴。较好的家庭环境为满足他旺盛的求知欲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读高小时,陶先生得知顾均正先生编写的《少年化学实验手册》有一套配套的化学药品,四处求购不得,于是就地取材在中药店买了一些矿物,拿白酒自己用土办法蒸馏出酒精做起了化学实验。虽然效果不太好,仍然乐此不疲,干得津津有味。少年时代的陶先生对写作也有着浓厚的兴趣,那时的他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记者。应该说正是对科学与写作的爱好,最终促使他走上了科普创作的道路。

1948年进入北大地质系是陶先生步入科普园地的一个重要机缘。在此期间,不仅系统的地质学训练为他日后的科普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在老师李文达先生的鼓励和引领之下,他有了初次的科普创作尝试。1949年,刚建立不久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设工业知识讲座,其中包含普及科学的内容,当时陶先生正好学习了矿物学,就写了一些介绍矿物知识的文章寄到电台,很快就被采纳了。这成为他科普创作的开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陶先生念念不忘的是那时的编辑对像他这样的年轻人的扶持和帮助,他至今保存着那期已经发黄的《中国青年报》的复印件。能够与冰心这样的知名作家和艺术家们同台亮相,对年轻的陶先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正是在这之后,陶先生的科普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文章频频见诸报章杂志,并先后在《人民日报》上开辟了两个专栏———“大地的秘密”和“山水新话”,到1966年已经有800多篇文章发表,还出版了好几本书。

陶先生的科普文章短小隽永,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身,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很多即使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的今天,读来仍不觉乏味。除了对一些常见现象的科学道理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之外,陶先生还注意将最新的科学知识融入到他的科普文章中去,以提高文章的含金量。如他发表于1956年的一篇介绍铸石的文章,便是在综合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之上并得到专家苏良赫指导写成的,而当时国内的铸石生产尚在起步阶段,人们对铸石的了解非常少,有个想生产铸石的厂家因此找上门来,请求帮助。因为有过严格的科学训练,陶先生对科普创作可谓一丝不苟,如他为《地震问答》一书中“地震是怎么一回事?”所设计,由他的夫人陶德坚画出的一幅插图(《变幻多彩的地球》190页),你如仔细观看,会发现地面正对着震源处即通常称为震中的房屋并没有倒塌,而是在偏离震中位置的房屋倒塌了;这是根据科学原理和地震灾害中观察所得做出的准确表达,寥寥数笔之间,展现的是认真、求实和负责的精神。

文革期间,陶先生因写过介绍“太阳黑子”的文章而被诬,一度中断了写作。在迎来科学的春天以后,陶先生重新拾起了笔,1980~1981年间,又在《人民日报》上开设了“科学漫笔”专栏,但这时他更多的是从事科普创作的组织和推动工作。1978年6月他当选为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员,1979年科普作协成立后,成为该会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现仍为该会顾问。

逾古稀之年的陶先生目前旅居加拿大,精神矍铄的他基本上放下了手中的笔,但拿起了标和键盘。在互联网这个巨大而又潜力无限的舞台上,他找到了更加广阔和自由发挥的天地。自1999年起,陶先生致力于个人网站“五柳村”的建设,在把父亲、妻子等家族成员的作品搬上网络的同时,还开设了“科学之笔”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