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农”耕海——生物学家曾呈奎的故事
人们都熟知海带和紫菜是物美价廉的大众化海产品。但说起它们在中国的传达身世,可能就鲜为人知了。
中国原来不产海带,野生的紫菜也十分罕见。而今,中国却成为世界上产海带的第一大国,紫菜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三。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 这首先归功于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
曾呈奎生于厦门,在海边长大。中学时代,他眼见贫苦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就立志要改造中国的农业,因此给自己起号"泽农"。从厦门大学毕业后,他留校工作。这期间,他对海藻学生产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的"泽农"理想就定位在"耕海"上了。他说:"我要为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他确实做到了,海带和紫菜就是他奉献给人们的两道美味的海菜。
对于开发海带和紫菜,曾呈奎有长期深厚的科学积累。从1933年1 月发表首篇科学论文《厦门的海藻及其他经济海藻》至今,曾呈奎已发表论文260余篇,主编或合作主编专著9部。新中国成立前,他只身一人对全国海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荒无人烟的海滩和神秘莫测的海底采集了数千号海藻标本,这些标本成为中国最早的海藻资料。新中国成立后,他培养了一批藻类分类学家,有计划地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底栖海藻作了全面调查,开展了中国海藻资源和分类区系的研究,发现了几十个新种、几个新属、一个新科和一门藻类(原绿藻门)。
这一切努力,铺开了他引导人工养殖海带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带人工养殖难以扩大规模,主要卡在育苗上。中国早期养殖海带采用秋苗培育法。这种方法虽然采集到了海带苗,但生长期短,多数过不了盛夏就死了,而且有杂藻威胁。另外,在海上培育秋苗生产力极低。
对中国藻类分布、形态生活史深有研究的曾呈奎,细心地观察海带初夏的变化情况,发现海带晚春初夏也放孢子。他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能不能用夏苗代替秋苗?这个新思路使中国人工养殖海带生产了质的飞跃。
曾呈奎与助手采取海带夏苗人工低温培育法,在灯光照明的冰箱中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带夏苗,并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秋天将苗下海养殖,一举成功。从此,海带"种苗"进入了大量生产的阶段,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30%-50%,还改善了劳动条件。
养殖海带如同种庄稼,要靠肥当家。曾呈奎提出的陶罐渗漏施肥法,对海带生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从有了夏苗,海带南移有了可能,曾呈奎亲自组织指导进行了海带南移试验,又一举获得成功。
随着切梢增产法、合理密植法、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诞生,海带人工养殖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并从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国。到1985年,中国年产海带品25万吨,占全世界年产量的80%,成为世界上头号海带养殖生产大国。新中国成立初期身份远远高过对虾的海带,如今不仅成为人们饭桌上的一道普通菜,还成为生产褐藻胶、碘和甘露醇的丰富原料,并进一步生产出种类繁多的药品、食品和饲料,形成颇具规模的海带工业。原产亚寒带的海带,它的栽培地区扩展到了亚热带,形成了大规模的栽培业。
紫菜是曾呈奎奉献给人们的又一道美味。曾呈奎深入研究,于50年代初得出结论:壳斑藻晚秋生成的壳孢子,萌发为幼体后长成叶状体紫菜。由此,他弄清了紫菜的全部生活史。进而,他在实验室内证实了秋季海面上出现的大量的孢子是壳孢子,这正是养殖紫菜需要的孢子。这样,就完全可以依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壳孢子"一词由曾呈奎定名,得到国际藻类学界的普遍承认,并一直沿用了下来。
从50年代末开始,这一成果在沿海推广,使得人工栽培紫菜业迅速发展起来。中国紫菜年产量现已达一万多吨干品,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