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性格(阿·托尔斯泰)
他用袖子擦了一下眼睛,对我讲了事情的经过。我对他说:“你瞧瞧,我说你们的性格都碰到一块顶起牛来了。傻瓜呀,你这个傻瓜!快给你母亲写封信请罪吧!别把她折腾疯了……她就那么稀罕你的脸蛋子了?!因为你的脸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还会更疼你哩!”
这样一种说话的口吻完全是地道的行伍作派:简捷明了,虽然有些粗俗,但却很有说服力。让人想到那些部队基层的政治思想工作者。作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口吻,是有一定的考虑的。本来,作者很容易以一个作家或记者的形象出现在作品中,那样他就可以借故事讲述者的有利地位,去进行适当的议论和抒情,以激起读者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就象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做的那样。但是阿·托尔斯泰没有那样做,因为他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是在写短篇,是在讲故事,绝不能因为作者自己有话要讲,有情要抒而使得一个短篇显得臃肿不堪,破坏了作品的文体风格的完美。我们可以相信,作为著名三部曲《苦难的历程》的作者,阿·托尔斯泰完全有才能就俄罗斯性格这个题目做一篇精彩的论文。所以,借机对俄罗斯性格发表一番议论,这可以说是对作者的一个诱感。但是作者克制住了自己,把自己在文中的形象限定为一个普通的下级军官,只通过他去讲述故事,而不是把他作为自己的传声筒,去宣讲理论。显然,阿·托尔斯泰确信故事本身就是一切,除此之外,无须另加说明和注解。这是一个大作家的艺术感觉和自信心的问题,他懂得约束自己,知道怎样做才是适度。
除了短篇小说自身的文件要求之外,作品的内容则是决定作品形式的更内在、更主要的原因。从主人公的角度考察,一种简炼朴素的文笔是适合的。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普通战士,主人公的身上保持着俄罗斯民族的基本性格——刚强不屈。这种刚强是底层民众的那种源自艰苦生活的刚强。它质朴无华,而又极富硬度。坚强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种本能,无需借助信念和理智的唤醒。当巨大的打击降临时,他们往往出于本能而顽强地抗争、默默地忍受。可以说,这种刚强是真正的刚强。让我们看一看叶戈尔·德略莫夫在遭受毁容打击之初的表现:
八个月之后拆掉绷带的时候,他看见了自己这张已经完全不是原来样子的面孔。那个把一面小镜子递给他的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他立即把镜子还给了她。他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不过他再也不向护士借镜子了,只是经常用手去抚摸自己的脸,好象是要逐渐习惯。
从一开始,主人公就没有一丝的震惊、恐惧,因为他是个真正刚强的男子汉,他可以面对一切打击而镇定自若。要刻画这样一位人物,只有那种平静的、不动声色的笔调才能胜任,一切所谓细腻、所谓渲染都无济于事。写到这里,不禁令人想起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想到了他笔下的硬汉形象,和他所特有的那样简炼如新闻报道般的文笔。看来,这两者之间确实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正是这样一篇在文体形式上具有典范意义的短篇佳作。它完整、简洁,决无冗长,芜杂之举。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本篇小说中流露出的那种浓郁的俄罗斯气息。即使在这样一个短篇中,作者仍然成功地传达出了俄罗斯民族最内在的意蕴:人民的苦难,和人民对苦难的坚忍。这主要表现在作者对主人公的家庭的描写上。例如下面这段文字:
饭桌上的东西很简单,只有一碗牛奶,一块面包,两把勺,一个盐罐。摆完之后,母亲把两只瘦削的手盘在胸前,站在桌子旁边沉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