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是怎么死的?袁崇焕惨死的背后是崇祯的多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2 属于:袁崇焕
  • <a href=/renwu/YuanChunHu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袁崇焕</a>
      崇祯帝登基之后,日思夜想的就是如何寻得良将以解辽境之忧。"廷臣争请召崇焕"。于是,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崇祯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 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袁崇焕应召入京。崇祯帝亲自在平台召见他,与他商讨平辽方略。崇祯帝道:"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 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袁崇焕一听皇上如此信任自己,锐意平辽,一时热血沸腾,便不假思索地答道:"所有方略,已具疏中。臣今受皇上特达之知,愿假以便 宜,计五年,全辽可复。"崇祯帝一听五年便可复辽疆,真是喜出望外,也慷慨地答道:"五年复辽,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 子孙亦受其福。"

      "五年复辽",谈何容易。袁崇焕不知,自他离职后的这一年,东北边防已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明军方面而言,继任的督 抚多贪赃冒渎,克扣军饷,多次激起士兵哗变,军心涣散。锦州、大凌等要塞也相继失守,边防一触即溃。而皇太极即位以来,更加注意调整满汉关系,逐渐开始封 建化过程,国力大增,八旗兵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皇太极也在战斗中总结出了对明作战的经验。

      因此,在东北边境,后金军的实力大大胜于 明军。在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袁崇焕声称"五年复辽"很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当时在场的大臣都为袁崇焕的豪言壮语捏了一把冷汗,给事中许誉卿趁崇祯帝 入内室小憩之机悄悄问袁崇焕为何出此狂语,袁崇焕笑笑说:"聊慰圣心耳。"许誉卿正色道:"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袁崇焕一听大梦方 醒,甚觉失言。待崇祯帝再出,立即跪奏道:"东建四十年蓄聚,此局原不易结,但皇上留心封疆,宵旰于上,臣何敢言难?此五年之中,须事事应手,首先钱 粮。"接着提出了在军队调度、兵需供给等方面的诸多要求。崇祯帝一一答应。

      袁崇焕担心自己远离京师遭人妒陷,又奏道:"以臣之力,制 全辽而有余,调众口而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贤妒能,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崇祯皇帝仔细倾听后,对袁崇焕说:"卿无疑 虑,朕自有主持。"于是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准其先斩后奏。

      不久,袁崇焕离京赴任。崇祯帝亲自为其送行,把恢复边疆的宏愿完全寄托在 袁崇焕身上。袁崇焕深知身负重命,但仍虑皇上不能信而不疑,便再次恳请皇上"任而勿贰,信而勿疑"。还一再说明"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 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崇祯帝皆"优诏答之"。

      袁崇焕刚到蓟辽前线,即遇上了驻宁远的士兵因长期缺饷而哗变。他当即单骑入营,惩治了贪虐的将领以抚军心,又将兵变为首者枭首示众,以严明军纪。为了从根本上稳定军心,他连连上奏,要求朝廷发饷济边。

      崇祯帝见袁崇焕到边境未立一战功,请饷之奏却频传,心中颇为不悦。在召集众臣讨论时,崇祯帝没好气地说:"将兵者果能如家人父子,自不敢叛,不忍叛。不敢叛者畏其威,不忍叛者怀其德,如何有鼓噪之事?"

      站在一边的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听出了崇祯帝的弦外之音,趁机挑拨,说什么军事哗变实非缺饷,而是另有隐情。崇祯帝一听,对袁崇焕的十分信任顿时减去三分,虽然勉强发去了军饷,但心中却开始怀疑袁崇焕恃边逼饷以充私囊。

      不久,又传来了袁崇焕擅杀皮岛守将毛文的消息。毛文龙原系辽东明军将领,辽东失陷后撤到濒临朝鲜的皮岛上,他在岛上择壮为兵,多次袭击后金军队后方,有力地牵制了后金军的南下。但毛文龙恃功跋扈,不听袁崇焕的指挥。

      为了统一边防号令,袁崇焕借督饷赴皮岛之机诱捕毛文龙,先斩后奏。崇祯帝接到袁崇焕的奏疏,心中十分恼怒他竟敢不经圣裁擅杀边将。但碍于自己曾亲赐尚方宝剑,又指望袁崇焕早日恢复辽境,强忍怒气"优旨褒答"。还"传谕暴文龙罪,以安崇焕心"。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大军避开袁崇焕的防地,从蒙古绕道入关。由于蓟州一线边防松弛,使得后金军轻易攻破,很快便会师于遵化,直逼京师 而来。袁崇焕得知后金军入关的消息,心急如焚,立即亲率精锐部队,不停蹄,急赴京师救援。他们赶到北京城外,与围攻广渠门的后金军交锋,一场恶战,后金 军败退。

      崇祯帝在城内得知袁崇焕援军已到,十分惊喜,连忙发饷犒师,并命各路勤王军统归袁崇焕调度。袁崇焕担心所部日夜奔驰,马卒疲怠,请求入城休整再战。但遭到了崇祯帝的坚决拒绝,袁崇焕只好移师城外驻防。

      皇太极见又遇敌袁崇焕,心中又恨又怕,决定利用崇祯帝多疑猜忌的性格,借崇祯帝之手除去心头大患。他首先假拟了两封所谓的"密信",让部下有意"丢失"在明军经常出没的地方,信中以自己的口气约袁崇焕私下议和。

       此信一传开,京城中人心惶惶,怨谤纷起。那些往日与袁崇焕有隙的朝臣也趁势"诬其引敌协和,将为城下之盟"。崇祯帝正在半信半疑之际,两名从后金营中逃 回来的宦官又报告说在后金军中亲耳听见将士议论,称袁崇焕已与后金国主议和,不久将不战而献北京。崇祯帝至此深信不疑,当即传令袁崇焕入见,趁其不备将他 逮捕下狱。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以"谋叛欺君罪"将袁崇焕处以磔刑。

      直到后来后金军入关后,人们方知所谓的袁崇焕通敌不过是皇太极的反间计,那两名逃回的宦官是后金军有意识让他们听到议论后又故意放归的。崇祯帝轻信谗言,自毁长城,致使袁崇焕忠心报国却含恨九泉。

      袁崇焕无力改变当时明朝政治的腐败状况,而且抗击后金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但是袁崇焕不可能什么也不做,他还是尽可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训练士兵,将后金阻挡在北方,甚至如果皇帝信任,假以时日,消灭后金也不无可能。

       袁崇焕初到辽东的时候,局面很艰难。明军已经是几番惨败,颇有军事才能的廷弼也被无端逮捕,士气低落。背后是多疑猜忌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贤妒 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的兵卒和羸弱的战马,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当时明军一切守御设施都集中在山海关。

      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防守京师的第一大要塞,然而它没有外围阵地。后金兵若是来攻,立刻就冲到关门之前。袁崇焕提出了将防线向北移的战略,不久他到达了宁 远,宁远在山海关外二百余里。袁崇焕到后,当即筑城,次年完工,城高墙厚,成为关外的重镇。这座城墙把后金重兵挡在山海关外达二十一年之久。

      只可惜崇祯帝疑心太重,重振河山心切,致使国之栋梁含冤而死。袁崇焕无罪被杀,对明朝整个军队的士气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从那时开始,明朝才有整个部队投降的事。袁崇焕既忠且能,可惜生不逢时,最后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其他人还能以什么心态对待朝廷就可想而知了。

      崇祯帝杀了袁崇焕之后,明朝就再也没有人能抵挡得住后金军的铁蹄了,明朝败亡也只是早晚的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