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的故事:为民请命
有一年,因包银之令,朱丹溪为民请命。
包银是元代对汉民征收的一种赋税。根据《元史·食货志》的记载,包银税制系从尧宗乙卯年(1255)开始实施,此后这种税制在江南一带不断推广。
我们知道,元朝时我国的农业和商业远远不如现在这么发达和完善。那时是很单纯的小农经济,农村里每家每户自成体系。男人耕田种庄稼,收获的粮食养家糊 口;女人纺棉花织布,缝制衣裳,遮体御寒。衣食往往全靠家人自给自足。农民一年四季辛勤劳作,男耕女织,完全依赖一双手维持生计。遇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地里的物产丰收了,日子就会过得宽松一些。年景不好,歉收了。日子就紧巴巴的。他们与城镇的商人不一样,虽然家里有时会存储一些粮食什么的,但手里没有货 币,也就是说没有多少现金。而包银制都要每户上缴银钱。
那年秋天,庄稼又到了收割的季节,农民们正在地里劳动,太阳虽不及夏天的日头那么灼热,可干活的人光着膀子还是直流汗。官府派来的当差到了乡里,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冲着大伙高声宣布:
"大家听着,今年的包银税又下来了。每家每户都必须交,限在九月底以前,凡不交者送衙门法办。"
人们望着趾高气扬的官吏,心里充满了怨气。本来生活就颇为拮据,哪有钱上缴官府。可面对官吏,谁也不敢公开说声:"不行。"因为他代表州县官府,百姓得 罪不起。若违抗的话,弄不好得吃官司。大伙强压心头的不平,低头只顾干自己的活,不去理睬那个传令的听差。听差见无人应承他,明白自己不受欢迎,只好扭脸 上别处去吆喝了。
听差走后,人们议论开了。
一青年抬起胳膊擦去脸上的汗水,忍不住发牢骚:"咱们天天辛辛苦苦在田里干活,打下的粮食仅够自己吃,上哪儿筹集那么多税款?"
旁边的一位老者长叹一声,坐到田埂上,抽起了闷烟,一会儿他若有所思地言道:"今年是至元二十八年,算起来咱们的银税交了不少年份了,照此下去,熬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得想个法子与官府交涉交涉。"
村里多数是老实巴交的种田汉,没几人能识文断字,有胆量敢于站出来与官府对话的人就更难寻找。人们发牢骚的同时,也希望有一位明事达理的人代表他们向官府说几句公道话。
朱丹溪自父亲病故后一直与普通的农民生活在一起,与他们感受同样的甘苦。家乡一里地之间银税摊派了几十户,而这几十户中仅有两家外来户略微富裕一点。朱 丹溪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深深地知道,银税是压在乡亲们头上的沉重包袱。以往耿直豪爽的他,此时更觉得应该挺身出来,和大家一起抵制官税。
他上门去找村里几位颇受尊敬的老人,与他们共同商计如何对付官府的银税。老人们认为,如果硬抗着不交税,官府势必派兵下来抓人蹲监狱,那样百姓就会遭殃 落难。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大伙无论如何也凑不齐那一笔笔款项。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派一名代表去与官府对话,争取以本地的物产来充抵税钱。朱丹溪当即表示他 愿为民去官府请愿。
在官府堂前,郡守召见了他。蛮横地威胁道:"抗税违法,是要坐牢蹲大狱的,你难道不怕受到制裁?"
朱丹溪坦然一笑,冷眼相对:"郡守大人,您高居官职,享受俸禄富贵,自然格外吝惜自己的脑袋。而百姓劳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所得仅能勉强糊口。如今官府 下令上缴包银之税,地里不会生长银钱,庄户人家如何拿得出这一大笔钱款给您呢?百姓已经无路可走。本人此次前来,是代表大家陈述意愿,用我们本地的物产来 充抵税钱。"
朱丹溪面对郡守大人,不亢不卑,据理陈辞。村民们看了无不佩服他的胆识与智慧,在心里为他叫好。
郡守见朱丹溪无视他的威严,竟然在大众面前义正词严地与他顶撞,觉得大丢脸面,心里甚感恼火。但朱丹溪的话句句不失情理,却又无言相驳,遂自寻台阶,搪塞了事。
上一篇:朱丹溪的故事:求学东阳
下一篇:朱丹溪的故事:“有恩而严”的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