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墓前的石虎
1.张骞墓前石虎被砸烂与粘接复原的经过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张骞墓地附近的饶家营、季家营和黎何村的农民"造反派"组织以"破四旧"为名,将两尊石虎砸烂,村上把石虎砸烂的大石块抬 去修桥,小块散落原地,日渐失遗。1968年春季,陕西省军区(当时陕西省人民政府停止办公,一切事务由省军区办理)派人来城固县武装部检查文物工作,发 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骞墓前石虎被砸烂。随即回西安向省军区首长汇报,迅速通报城固,责令城固县人武部立即组织人力,将砸烂的大小残片全部寻找收集起 来,待后复原,并令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城固县人武部偕同文化馆干部前往饶家营大队,挖渠寻找,把大小残片收集起来,封存在纪家庙一间空房内。
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城固县文化馆选派美术干部张重光同志,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学习石头粘接的技术,并从该馆带回粘合剂化氧树脂,与文物干部 一道去张骞墓地,叫民工把砸烂的石虎残片全部抬到墓地,细心地将砸烂的残片按断裂的痕迹从小块粘成大块,再从大块粘接成石虎。为了更好地保护,将石虎距墓 160米处,移至墓前14.60米处,用砖砌台将石虎置于台上,双虎东西相对,两虎相距17.50米。
这对石虎经国家文物局专家于 2002年3月鉴审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为了更好地保护,于1994年又专门修建了汉式四角翘起台亭,将石虎置于亭内,为了防止风化,还安装上玻璃罩。从 此,石虎才有了今天的崭薪风姿。"石虎"两字来源于《石门十三品》,城固县供销社白明赠。
2.石虎的艺术价值
西 汉在茂陵旁,冢上竖石,"冢前有石人石马者是也。"《汉书・霍去病传》"颜师古注本载"。"冢上竖石,冢前有石人石马者是也。"这个时期的石雕特点是:规 模大、种类多、雕刻简约、明快、古朴大方,保留着许多原石面。而张骞墓前的石雕与西汉以前的石雕相比,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共同点 是:石虎都具有神韵。所谓神韵,就是传神。工匠雕刻出了两虎伏卧的安静悠闲神态,使人有望虎而不生畏的亲切感觉;又用朴实浑厚的表现手法,准确地塑造了肌 肉动感及内心活动,呈现出威猛、机警、敏捷的神态。这对石虎伏卧墓前,既耐看又易懂,令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在抽象和朦胧的气氛中,双虎神采熠熠,神韵 毕现既彰显着张公的历史功绩,也给人以威猛雄壮,美不胜收的艺术感受。
不同点是:石虎,既有写实也有夸张,似虎非虎。似虎,从腹部、 尾部及四肢结构是虎的形象;从头部来看非虎,匠人用石雕艺术的夸张手法将头部变形上昂,没有勾画出虎的面目。而是通过四肢和尾部下垂至地来支撑其身躯的重 心,还用昂头回颈的姿态,巧妙地将头部重心移向两个前肢、显示出猛虎的雄威特征。
3.雕刻石虎的时代
张骞与霍去 病是同时代人,"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汉宣帝即位第二年建造的。""霍去病墓前石虎头部较大,口很宽,前后肢粗壮,还保留相当部分原来的岩石面,通体肥壮, 各部较完整"。张骞墓前的石虎,头较小,颈长而头上昂,后肢肌肉饱满,无本来的岩石面通体较瘦秀,头部眼鼻等均未刻出。从造型看,应晚于霍去病墓前的石 刻。从"西汉石刻选料来看,大部分选用火成岩,霍去病墓前的石刻即是。东汉石刻选料,大部分选用石灰岩。"而张骞墓前的石虎很可能是石灰岩。明代《城固县 志》载:"槌之则臭",可以判断是石灰岩。时代不同,选料也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