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力挽狂澜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1 属于:班超
  •   延光二年(123年)夏,班勇率领一支500人的队伍,进入了像火烤一样的柳中大地(今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有柳中城故址),安营扎寨,开荒造田,而他更重要的任务是,筹划如何联合西域城国的力量,共同打击仍嚣张于天山南北的匈奴骑兵。

       班勇在西域最主要的敌手是北匈奴,而为西域门户之要地的车师之地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中。因而,班勇能否臣服匈奴控制之下的车师前后部及车师六国,成为其在 西域能否继续开展活动的关键所在。此时,班勇又把矛头对准了北匈奴的呼衍王。北匈奴被逐出西域后,时时不忘卷土重来,只是害怕汉朝的势力,才没敢动兵。汉 朝撤回驻西域的官兵后,北匈奴就占据了伊吾庐,重新役使西域诸国,并进而袭击河西。汉安帝元初六年(公元119年),敦煌太守曹宗经朝廷许可后,派长史索 班率千余人出屯伊吾庐,鄯善王及车师前王受抚来降。但第二年匈奴即率车师后王攻杀索班,并将北道诸国重新占领。班勇发誓要报仇雪耻。

      班勇进驻西域之后,其活动从一开始便与战争相连,这是因为当时班勇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便是北匈奴势力的侵扰与某些西域城国的叛乱活动。因而,班勇的首要任务便是恢复东汉政府对西域诸国的管辖,解除匈奴势力对东汉王朝的威胁。

      其实际进行的步骤是:

      一、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朝臣张挡出任敦煌太守。他到了边塞才明白自己原来主张"闭玉门,绝西域"是错误的,转而支持曹宗及班勇的"屯田西域,击破匈奴"的方针。

       延光三年(124年)春,班勇至楼兰,首先说服一贯和汉朝关系比较亲近的鄯善归附。鄯善降汉后,班勇还亲到楼兰去抚慰。继而"开以恩信"争取国力较强的 龟兹共同对敌。龟兹王白英打消疑虑,与姑墨、温宿三国也相继来降,率姑墨、温宿发兵万余人,随班勇到车师前王庭,击退匈奴伊蠡王,收得车师前部五千余人, 使整个吐鲁番盆地纳于汉军的控制之下,有效地巩固了柳中的屯田基地。班勇就以土地肥沃、地当要冲的柳中为根据地招抚西域各国。

      二、自 公元124年(延光三年),班勇与北匈奴在车师交锋之后,出于军事考虑,战后,回柳中继续屯田。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军队得到了休整,粮食供应得 到了保障。延光四年(125年)七月,班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大破与匈奴沆瀣一气的车师后部。这次战斗取得了辉煌的胜 利。班勇所率之军"首虏八千余人,畜五万余头。"然后将生俘的后王使者及匈奴使者在索班遇难处斩首,为战死的汉将报了血海深仇。

      顺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班勇立车师后王子加特奴为王,又派将除掉东且弥王,另立新王,一举平定车师六国,并派驻汉军,屯田固守。这样,车师前后部及车师六国的归降,无疑是对北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一次沉重打击,使其丧失了一处富饶的物资供应之地。

       三、永建元年(126年),班勇发诸国兵,集中全力击溃长期盘踞在东部天山一带的匈奴呼衍王。呼延王只身逃走,其部众二万余人投降。班勇为杜绝车师再投 靠匈奴,特用"借刀杀人"的办法,命加特奴亲手将被俘的呼延王堂兄处斩,从此匈奴与车师果然结仇。匈奴单于听说这次惨败的消息后,竟率万余骑兵来攻班勇。 班勇派假司马曹俊驰击,单于望风逃窜,呼延王遂放弃伊吾庐,徙居于枯梧河。至此"车师无复虏迹,城郭皆安"。西域诸国再无匈奴侵扰之忧。从此西域没有了匈 奴势力,河西也平安无事。

      四、永建二年(127年),西域诸国均已归服于汉,唯焉耆王元孟,恃其国境险隘,仍对抗不服。永建二年(公 元127年),班勇请求攻打焉耆,皇帝命敦煌太守张朗率河西四郡三千人马配合班勇。而班勇已经征得西域诸国兵四万余人,遂与张朗分出南北两路,约期合围焉 耆。那张朗原先有罪,一心要将功折罪,就不顾约定,抢先赶到焉耆,杀敌两千多人,迫使元孟求降,派了儿子到大汉纳贡。这样一来,张朗立了大功,得以免罪, 班勇却被诬为按兵不动,迟迟不到,以违反军令,被押解到京师,含冤入狱。后来虽然获释,终因郁郁不得志而死在家中。

      这本为班勇经营西 域扫清最后障碍之役,却造成班勇以后期之名而征诏下狱。《资治通鉴》载:"于是遣敦煌太守张朗将河西四郡兵三千人配勇,因发诸国兵四万余人分为两道击之, 勇从南道,朗从北道,约期俱至焉耆。而朗先有罪欲徼功自赎,遂先期至爵离关,遣司马将兵前战,获首虏二千余人,元孟惧诛,逆遣使乞降。张朗径入焉耆,受降 而还。朗得免诛,勇以后期征,下狱,免。"

      这段录于《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的文字,可能有误,班勇屯于柳中,应走北道,不可 能远绕南道而行。袁宏《后汉纪》称:"勇将诸郡兵率车师六国兵自北道入。会张朗徼功,径自尉黎入",比较符合实际。而张朗为徼功自赎,先期受降,走的是 "径自尉黎入"即"焉耆、龟兹径路",这条近路由玉门关—楼兰—尉黎(今库尔勒一带)过爵离关(今铁门关)至焉耆。

      张朗原先有罪,欲 邀功自赎,先期受降。班勇却因张朗诬告"后期"获罪,结束了他在西域的军旅生涯。东汉永建二年(127年)夏,班勇遭受诬陷,召还下狱。对汉廷昏暗,处置 不公,后世治史者皆愤愤不平,《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夏之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张朗先期以徼功,法所必诛,则班勇非后期也。汉之用 刑,不审厥衷,勇免之后,西域事去矣。"胡注义愤,合于情理,但说"勇免之后,西域事去矣"则不尽然,班勇含冤下狱自然有碍于西域大好形势的发展巩固,但 他已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并显著有力地影响了东汉后期的西域政局,也应作必要的评估和充分的肯定。在班勇联络诸国创建的有利形势下,东汉重 新在天山以北车师后部驻军屯田,派员管理,包括陆续出现的戊部候严皓、戊校尉严详等人,都在履行其职责。永建六年(131年)汉廷复置伊吾司马屯田伊吾。 阳嘉三年(134年),"车师后部司马率后王加特奴掩击北匈奴于闾吾陆谷,大破之。"这些史事的详细情形,文献缺乏记载。

      在西域,班 勇只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团结争取绿洲诸城国,再度统一西域,不仅消除了西域各地备受匈奴压榨的痛苦,也阻遏了匈奴势力扰害河西之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 实际上,他不仅深谙边情,而且有很强的亲和力,团结车师前、后部和塔里木盆地各绿洲城国,摆脱匈奴羁绊,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以柳中为基 地,依靠当地力量的支持,给长期盘踞在东部天山、蒲类海(今巴里坤湖)一带的匈奴呼衍王势力以致命的打击,"于是呼衍王遂徙居枯梧河上,是后车师无复虏 迹。"塔里木盆地诸国重归于东汉的统辖之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