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简介:班彪、班超、班昭,一家子的人才
说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科学家族,东汉的班氏、三国的曹氏、北宋的苏氏,无疑是最杰出的。东汉班氏,父子、兄妹4人,竟出了3个大史学家(其中一个 同时还是大文学家)、1个大军事外交家,实在是了不起,比后世盛行科举制度、高考制度后,一些家族纯粹通过读死书出了多少多少状元榜眼探花、总督尚书翰 林、进士举人秀才、博士硕士留洋生……要更有意义多了!
班家的老大,自然是父亲班彪,史学家;长子班固,史学家、文学家,班氏里才学 和成就的第一人;次子班超,军事外交家,一代名将,"投笔从戎"的楷模,同样功勋赫赫(第十章中有关于他的介绍,此处从略);女儿班昭,史学家,中国古代 少有的大才女之一。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司马迁《史记》的另一部史学巨著《汉书》,就是班氏一大家子共同奠定的伟业。(此外,班彪的姑母,也就是班昭的姑奶 奶,西汉成帝时的班婕妤,她也是个才女,善作赋,还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妃。)
班氏家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公元3— 公元54),字叔皮。20余岁时,避难于天水,依附隗嚣。后至河西为宝融从事,为其策划归汉。光武初,举茂才,拜徐州令。后因病免官。擅长著述,博采遗事 异闻,作西汉史后传65篇,以补《史记》太初以后之阙。不久逝世,书未就,语焉不详,其子班固、女班昭先后续成,即今《汉书》。《后汉书》中有其传。
班固(公元32—公元92),字孟坚。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班彪死后,他归回故里,拟继承父业,搜集史料,整理补充, 从东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起,续写父书。永平五年被人告发私改国史,下京兆狱。其弟班超诣阙上书,力为辩白,方得释出。后召为兰台令史,与陈忠等写 成《世祖本纪》。再迁为郎官,典校秘书。受命编撰《汉书》,前后达20余年,可谓呕心沥血,穷尽半生,后世将他与司马迁并称为"班马"。汉章帝时任玄武司 马。建初四年(公元79),曾根据儒生博士在白虎观辩论五经异同的结论,受诏整理成《白虎通议》。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为 中护军。大破匈奴后,作《燕然山铭》以纪功。后因窦宪擅权,为和帝联合宦官所杀,他亦受牵连,被洛阳令捕,下狱并死于狱中。时《汉书》尚有8篇"表"及 《天文志》未完成。班固还善于作赋,是汉赋代表作家之一。其《两都赋》、《终南山赋》等,"造构文辞,终以讽劝",铺张扬厉,描摹夸饰,文采丰瞻,架构宏 大,在文学史上影响甚大。其著作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班昭,生平不详,字惠班,一名姬,班固班超之妹。曾嫁曹世叔,早寡,故又称 "曹大家(姑)"。因班固所著《汉书》还有部分内容未成即卒,后和帝命她(另有马续配合)就东观藏书阁续成之。因满腹才学,屡受召入宫,为皇后及诸贵人当 教师。另著有《女诫》,一卷,分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7篇,宣扬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
《汉书》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二部。因是班氏父子、兄妹所作,古又称其"班史"。此书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迄王莽地皇 四年(公元23年),包括整个西汉一代。全书共有"帝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100篇,后人辑为120卷。它继承《史 记》的优良传统和写作特色,叙事结构严密,词简意赅,语言流畅,形象鲜明,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有很大影响。但其中也有不少篇章强调五德始终、天人感应、阴 阳灾异等说法,属于认识上的不足之处。本书多用古字,向称难读。汉以后注者数十家,通行者为唐颜师古注本。
按照当代史家黄仁宇的看 法,班固的《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相比,受了更多的正统儒家思想的束缚,以及"为尊者讳"、为帝王粉饰的成分,"文以载道"之路过于明显,也便少了许 多真实性和生动活泼的价值。晋人傅玄亦认为,《汉书》"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书"。比较起来,《史记》更加富有情感,生动犀利; 《汉书》则更加整饬规范,雍容典雅。司马迁更是个文人,而班固更是个学者。
比如《史记》中把《项羽本纪》列在《高祖本纪》之前,描述 "西楚霸王"是一个虽暴躁但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并对他的英雄末路表示怜惜;与之相较,刘邦反像是一个伪君子(其实就是)。他形容吕后残忍虐待戚夫人,以致 她的亲生儿子孝惠帝指斥她"此非人所为"。《汉书》中有关刘邦的一段,倒还是大致采取司马迁的材料;但是《高后纪》中便隐恶扬善,对戚夫人之事一字不提, 只在书末《外戚传》中一笔带过。此外,《史记》中除了《刺客外传》,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等,涉及三教九流、整个社会;《汉书》 中却不过只有一篇《东方朔》而已,很少有关于这些"非正派"、"下流人"的篇幅。司马迁还借《货殖列传》表达个人的私利观,认为"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 俱欲者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便可,天经地义。但这却受到了班固的指责。不过话说回来,班固对有些人物的评价,纠正了太史公的一些偏颇之处,更加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