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去世后,他的众位嫔妃结局如何?
大家好,这里是第6百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嘉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1799年的2月7日、在大清朝年号早已在三年前由“乾隆”改为了“嘉庆”的时候,乾隆缓慢地闭上了眼睛,告别了他为政六十年的大清王朝,此时此刻他是否还曾记得那个二十五岁,雄赳赳、气昂昂的少年,在接过了父亲的衣钵后,建立了属于他自己时代的“康乾盛世”。
面对父亲的死亡、父皇的驾崩,嘉庆的内心五味杂陈,因为他实际上在1796年的时候,就已经是大清朝的皇帝,可乾隆的恋权、大臣的一边倒,使得这位三十六岁的新皇变成了光杆司令,在年号已经是“嘉庆”的情况下,他还依旧住在太子时的“毓庆宫”,父亲虽然自称为太上皇,但是还坚持霸占着象征无上皇权的“养心殿”。
虽然二人是父子,有着血浓于水的情亲,可因为权力的隔阂,使得嘉庆对于这位“尽责”的父亲是又爱又恨。终于,这一天他等到了,他终于独揽了大权,成为了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他的父亲再也不能干预他了。
在乾隆驾崩后,嘉庆除了要稳固住自己的权力,将“不听话”的大臣更替,还要着手做出政绩。在这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被处理好后,嘉庆便去处理父亲留下的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便是先皇妃子的安顿。很多研究历史的人都会将这一问题忽略,虽然这件事常常被人们认为是“粗枝末节”,但细心的人便能看出当中的端倪。
乾隆妃子们的大概状况
虽然乾隆一生较为风流,不论是贵妃、嫔妃还是贵人,甚至是只临幸不封位的女子很是众多,但在乾隆驾崩前,都已经去世了很多,本没有题目说得那样夸张,那样的人数众多,只有寥寥数人,两只手都能数过来。
活着的妃嫔对于还活着的妃嫔,嘉庆帝自然不敢怠慢,一定会小心且妥善地安置。清朝以来,在先皇去世后,他们的皇后妃嫔都有一个特定的养老宫殿群,例如赫赫有名的慈宁宫、在明朝时期就存在的寿安宫、还有被称为“福集璇图天永锡,祥开绮甲日重光”的寿康宫,更有清幽怡人的英华殿、以及供这些太皇太后嬉戏娱乐,排解生活苦闷的慈宁花园等。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还有条不紊地将先皇妃嫔安排得明明白白。可这样的做法又有点不人道,例如在唐朝时期,先皇的妃嫔会流放到寺庙吃斋念佛,虽然生活不如宫中那样的奢华富贵,但倒也过得安静清心,可以有机会离开生活了半辈子的皇宫,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清朝便没有像唐朝这样做,一方面,这样的做法确实极大的限制了先皇妃嫔的自由权,让其一直在宫中住到去世,不是很人道;但也在另一方面限制了清朝会出现唐朝宫廷“男女乱象”的可能性。
死掉的妃嫔如果是在嘉庆朝去世的,嘉庆会按照她们的等级,相对应的葬在不同的地方。如果在嘉庆统治时,这些遗妃还没有去世完,嘉庆便会将安顿这些人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儿子、孙子等,由他们继续履行着妥善供养、安葬“祖母辈”、“曾祖母辈”的任务,以此来达到清朝以孝治天下的目的,为天下人所赞同。
具体的个别妃子
据说乾隆的几十位妃子在后来只剩下几个,由于时间过于久远,我就简单罗列出已知的几位来供大家参考和了解。
颖贵妃巴林氏她是乾隆皇帝的蒙古族贵妃,比乾隆皇帝小了二十岁,在十八岁的时候被乾隆封为“那常在”;在嘉庆三年的时候被自己的丈夫,也就是已经成为太上皇的乾隆下旨,封为了颖贵妃,那时她为六十八岁,乾隆皇帝为八十八岁。在嘉庆四年,1799年的时候乾隆皇帝驾崩,这位蒙古族贵妃还未离世,嘉庆皇帝将其尊为颖贵太妃,次年去世与寿康宫,嘉庆六年入裕陵妃园寝,一共享年七十岁。
婉贵妃陈氏她是乾隆皇帝的汉族皇后,在乾隆还未继位时就以侍妾的身份伴其左右。在乾隆继位后便将她封为了“常在”,那时的婉贵妃还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女,向含苞待放一般,深得乾隆的喜爱。在乾隆十四年的时候,婉贵妃晋封为了嫔,并被乾隆皇帝赐予“婉”字,那时她还年仅三十三岁;后来在乾隆五十九年的时候,被晋封为婉妃。在乾隆去世后,在颖贵妃葬入了裕陵妃园寝后,她在八十五岁的时候,被嘉庆皇帝封为婉尊贵妃。
婉贵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嫔中最长寿的一位,一直活到了嘉庆十二年,可遗憾的是,在其有生之年,并没有为乾隆生育儿女。嘉庆十二年时,婉贵妃被葬在了裕陵妃园寝。
除了颖贵妃和婉贵妃外,还有惇妃、芳妃、晋妃、恭嫔、鄂贵人、白贵人、寿贵人等,她们都是在乾隆死后的一年到二十二年间去世。特别是当中的晋妃富察氏,一直活到了1822年,活活地将嘉庆皇帝给熬死了,其生后事为嘉庆的儿子道光皇帝操办。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孝道治理天下,一个新皇帝能不能妥善的将先皇的生后事、妃嫔安顿处理好,也是被当时的人们所看重的,毕竟就按照辈分来说,乾隆是嘉庆的父亲,那么乾隆的各个妃子便是嘉庆的“母辈”、“母妃”;如果嘉庆没有将这些“遗留问题”解决,在日后可能会落人以道德上的口舌,成为指责其为“无道、无德”昏君的谈资。
由此看来,嘉庆妥善的处理先皇妃子,看似是一件家事,实则为一种考验,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