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名字)强行继位,就是晋殇候。四年之后,姬仇潜回绛都,杀晋殇候而继位,是为晋文侯。文侯的名字叫“仇”,很有点来历。
公元前805年,其父亲晋穆侯随王师伐条戎。条戎的活动范围在今夏县或永济一带的中条山,是一个游牧部落。结果穆候以失败而归,闷闷不乐,此时其夫人生子,穆候给孩子起名“仇”。三年以后穆候又伐“千亩”部落,这一次大胜而归,穆候非常高兴,正巧遇次子出生,遂起名“成师”。穆候不曾想到,这两个名字给他的儿孙们带来的是无情血腥的杀戮。(76间先后有五位晋国国君被杀)晋文侯在晋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晋国人爱说“继文绍武”,文者,晋文侯;武者,晋武公。
晋文侯复仇杀成师
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出现重大变故,周幽王宠幸褒姒,欲废太子宜臼。太子宜臼联合申侯、犬戎,与其父亲周幽王战于骊山,结果周幽王战死,宜臼继位,就是周平王。此时,镐京残破、犬戎骄横。虢公不满太子宜臼弑王自立,扶持周携王登基,与周平王兵戎相见。一时间,两王并立。公元前770年,晋文侯带领军队,赶到镐京,和郑武公、秦襄公一起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周平王感激文侯相助,作《文侯之命》一文。(此文见于《尚书》)周平王迁都洛阳是西周和东周的分界线,也标志着春秋时代的开始。
站在宜臼一方的是申侯、犬戎、晋文侯、秦襄公、郑武公。他们是出于维护周礼的正义感呢?还是有其他目的?封建时代的史家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此讳莫如深。好,让我们解剖开来看,看看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
1、申侯,申国国君,封地在今河南南阳。申侯是太子宜臼和郑武公的舅舅,他当然不愿意看到太子宜臼被废。
2、郑武公,名掘突,周厉王之孙,郑桓公之子,申侯的外甥,周平王宜臼的姨表兄弟,出事的时候掘突还没有继位,其父亲郑桓公兼周朝是卿士,卿士之位高于诸侯。郑桓公早有意把周王室迁到洛阳,纳入郑国的势力范围。郑桓公与周幽王一同殉难于骊山,掘突继位郑武公,是周平王东迁的积极拥趸者。
3、晋文侯觊觎河西之地久矣,奈何京畿之地难以染指,周平王东迁,晋国就有机会把河西纳入版图。
4、秦襄公支持周平王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获得诸侯国的地位。因为嬴氏先祖地位低下,靠给周武王养马之功,封在秦邑。在西周时期,邑是大夫级别,比诸侯国低一等,秦襄公想借此成为一方诸侯国。二是秦早已想得到西岐地盘,周平王一走,西岐便唾手可得。
5、犬戎是游牧部落,他们与中原农耕诸侯国之间时战时和。诸侯国强时,他们啸聚山林;诸侯国弱时,他们抢劫掳掠。镐京是周王室经营了几百年的繁华盛京,让犬戎如何不垂涎欲滴?你看,这么一帮各怀心思的“勤王者”,竟然被后世誉为坚定维护周礼的典范,岂不可笑?
可怜的是周幽王,仅仅因为喜欢一个女人,仅仅因为动了换太子宜臼的念头,就招致杀身之祸。此前周朝二百七十五年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天子被弑,周厉王逃亡到彘地在汾河边当了十四年的“汾王”,周王室的天子之位空缺了十四年。厉王不死,太子不敢继位。周平王弑父自立,成了王室正统,这在当时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件。后世儒家总要想尽办法抹黑周幽王,以此证明周幽王不守王道。“烽火戏诸侯”就是一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中国历史上,烽火报警实例首见于汉代。那时,匈奴边患,为了把匈奴入侵边境的情况及时报告给朝廷,沿途设置烽火台。一旦有事,点燃狼烟,逐站传递。西周时,王室周围都是封国“以藩屏周”,何来边境警讯?就是有西戎来犯,又如何来得及勤王?把汉朝故事放到周朝来讲,把汉武帝的杰作强加给周幽王,亏能想得出!再者,周幽王作为天子,立谁为太子,有权自己决定,太子宜臼因此弑父夺位,按照周礼和儒家的标准,是不忠不孝之徒,人人皆可得而诛之也。
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后,几个勤王的主角都如愿以偿得到好处。申侯不用说,虽然女婿死了,但是外甥被他扶上天子之位。秦襄公成了诸侯,得到西岐;郑武公继父亲郑桓公之位,成为周王室的卿士;晋文侯得到河西之地,晋国借此扩张,成为春秋大国。好事做到底,十年以后即公元前760年,晋文侯再次出兵,擒杀周携王,为周王室又立一功。正当晋、郑、秦、申诸国为周平王忙得一塌糊涂时,东方鲁、齐、卫诸国却是冷眼观看,即使周平王迁都以后很长时间,对周王室的正统性仍然持怀疑态度。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在西周的格局中,鲁国因为是周公旦的封地,高居各国之首。鲁国祭祀可以用天子之礼,而其他诸侯国不可。
其次是齐国和卫国。齐国是周武王的军师兼岳丈姜子牙的封地,卫国是周武王弟康叔的封地。这三个诸侯国都是公爵级,而晋国仅仅是侯爵级,秦国连诸侯国都不是。在他们看来,宜臼弑王、夺位、勾结犬戎,是不能容忍的。他们对周携王的自立也持否定态度。他们不听周王室的号令,甚至周平王“崩”了,鲁国也拒绝参加葬礼。鲁国的态度当然会影响其他国家,所以,东周以后,周王室的权威性、公信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大大下降。王权式微,诸侯必然坐大。各国弑君成风,扩张灭国成了常态,即使对同姓国也不放过。戎狄必然猖獗,陇东高原的西戎向东渗透,太行山中的北戎向南发展。
这种状态是如何产生的呢?几百年来,周王室歌舞升平、因循守旧,只闻贵族雅颂之音,不知民间讥刺之风,死死抱着周礼不放。周厉王事件已经敲响了警钟,但是继任者并没有引以为戒。这个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周幽王决策不慎招致父子反目,晋文侯护送周平王东迁,鲁、卫、齐诸国作壁上观,导致王室权威丧失。而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井田制出了问题,新的生产力的因素已经悄然出现。
所以,对晋文侯勤王之事,要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应该说是晋国的利益,而不是周礼的召唤,驱使文侯站在周平王宜臼一边。文侯当然不会想到,此举所带来的后果是导致王室急速衰落。这对沉暮的周王室来说是一出无尽的挽歌,而一个新的时代——春秋时代的来临又是历史的喜剧。在这个时代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文化界百家争鸣的罕见现象。通过争鸣,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由萌芽到形成,成为两千多年来支撑中国思想政治文化青铜大鼎的三足。晋国和楚国的郡县体制也在这个时代产生,经由战国的普及,到秦始皇时推广到全国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