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德斯坦人格理论 Goldstein’s personality theory
德国神经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戈尔德斯坦(Goldstein,K.)于20世纪30年代末提出的人格机体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个人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心理学必须把个人当作一个整体而给予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认为,对人格的局部测量只有在更广泛的整体人格背景中才是有意义的。个人作为完整的有机体具有其特定的潜能,这些潜能具有强烈的求得实现的倾向,他把这种潜能的实现倾向称为自我实现的驱力,它是个人“良好完形”(good Gestalt)偏好的集中表现。他认为,个人不仅被自我实现的驱力所驱使,而且能够找到实现自己潜能的最佳方式,因为个人有能力根据自己喜欢做什么以及怎样做而常获得成功这些事实来确定自己行为的目标及通向目标的途径。良好的社会就是能够为个人最大限度地和以最佳方式实现其潜能提供良好条件的社会。他研究了脑损伤病人行为调节的动机问题。发现,脑损伤初期,病人原有的行为规则全被破坏,他不仅无法做他曾经能做的工作,甚至整个行为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不安、分心、古怪、恐惧、易动感情;但过一段时期后,病人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出较大的稳定性,比较安静,不再显得焦虑烦躁了。他还认为,任何机体都有一种平衡机制,它是有规则行为的先决条件,而且不论它发生在机体的哪一部分,都依赖于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行。假若机体的某一部分从整体机体中孤立开来(如脑局部损伤),那么平衡过程就遭受破坏,机体不再能够与先前环境保持一致,行为紊乱便自然发生。机体不能适应环境时,他便退缩,不断重复他还能实现的动作,而对不能实现的行为就不再企望,病人通过这种固执性的行为与环境求得一致,使平衡机制获得恢复。以后病人的行为就较稳定了。由此,他认为,脑损伤病人行为改变的意义在于调整行为以保持整个机体的平衡机制。
心理咨询百科的其它文章:
- 最佳心理状态 optimal state of mind
- 最佳竞技状态 optiimum state of performance
- 自律训练 method of autonomous training
- 专门化知觉 specialized perception
- 注意集中训练方法 attention concentratiion training method
- 注意集中训练 attention concentration training
- 机能主义 functionalism
- 阅读审美情感 appreciative feeling in reading
- 生物反馈 biofeedback
- 职责失落感 sense of loss of responsibility
- 传受双方观点的差异 viewpoint difference between communicator and audience
- 病感 illness
- 儿童发展 child development
- 夫妻交往艺术 art of communiication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 知觉 perception
- 地方性广告 local advertising
- 烦躁 irritability
- 操作条件作用 operational conditioning
- 等级排列法 ranking method
- 行为演练 behavioral rehearsal
- 教学策略 instructional strategy
- 思维鸣响 audible thought
- 价值观 values
- 社会动机 social mo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