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价转换理论 theory of equivalent transforming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心理咨询

日本学者市川龟久弥博士提出的一种发明创造的理论。他认为由创造而实现质的飞跃的事物,除了所用时间很短以外,在进化阶段方面同历时亿万年的生物进化并无本质区别。因此他选择昆虫个体发育过程作为创造理论的生物模型,并将昆虫发育的幼虫阶段和成虫阶段分别称为“始发系”和“完成系”,而将衔接这两个阶段的蛹阶段称为“变换构成系”。他认为变换构成系属于飞跃阶段,它以始发系为历史前提,以完成系为逻辑结果。与蛹阶段相对应的创造过程阶段就是等价变换阶段。市川将创造性逻辑表现为等价方程式:

其中o为A事物的线索(即始发系);τ为B事物的线索(即完成系);A为始发系上表现的事物;B为完成系上表现的事物;ε为用于平衡或衔接等式两边的等价因素;C为具体定义ε的限定条件,其始发系的特殊化条件集为∑a,完成系的特殊化条件集为∑b;Ui为任意可变的观点;→为思考的方向。可见,当Ao和Br为己知时(即对现状和发明目标已有所认识时),关键在于设定Cε,以便使等式成立,因而寻找等价因素及限定条件便成为发明创造的目标。该理论作为一种技法运用时,其关键点是:(1)正确地提出问题(即从o经过定性思考路线到提出Bt)。(2)适当地变动与确定观点(Vi的设定)。(3)把握新旧事物的共同本质(抽取Cε)。(4)选定构思素材(确定∑4o和Ao)。(5)找到专门的技术情报群(∑b的选定与投入)。

心理咨询百科的其它文章:

  • 最佳心理状态 optimal state of mind
  • 最佳竞技状态 optiimum state of performance
  • 自律训练 method of autonomous training
  • 专门化知觉 specialized perception
  • 注意集中训练方法 attention concentratiion training method
  • 注意集中训练 attention concentration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