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心理咨询

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Rosenthal,R.和Jacobson,L.)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于1968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课堂中的皮格利翁》一书。他们在奥克学校(Oak School)所做的一个实验中,先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然后,在这些班级中随机抽取约20%的学生,并让教师认识到“这些儿童的能力今后会得到发展的”,使教师产生对这一发展可能性的期望。8个月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智力测验。结果发现,被期望的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被期望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倾向,在智商为中等的学生身上表现得较为显著。而且,从教师所做的行为和性格的鉴定中可知,被期望的学生表现出更有适应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欲更强、智力更活跃等倾向。这一结果表明,教师的期望会传递给被期望的学生并产生鼓励效应,使其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变化。罗森塔尔把这一现象称做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少女像产生了爱恋之情,由于他的热诚期望,竟使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自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发表以后,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研究热潮,展开了评价和争论。有的人无条件地接受罗森塔尔等人的研究结果;有的人虽然并不否认这一结果,但在效应的普遍性与强度上则持有异议;有的人则由于一系列重复研究的失败而抱有怀疑的态度。

心理咨询百科的其它文章:

  • 最佳心理状态 optimal state of mind
  • 最佳竞技状态 optiimum state of performance
  • 自律训练 method of autonomous training
  • 专门化知觉 specialized perception
  • 注意集中训练方法 attention concentratiion training method
  • 注意集中训练 attention concentration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