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级论 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心理咨询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H.斯洛提出的一种需要分类学说。他把人的需要看作是个人先天潜能或内在价值的显露,是自然禀赋的特性,但有高低的不同,类似于金字塔的层级。他将人类的需要分成七级,由低到高依次为:(1)生理的需要,如饥饿、口渴、空气、性。(2)安全的需要,如回避危险和恐惧。(3)爱和归属的需要,如社交、归属、亲友之爱。(4)尊重的需要,如自尊、名誉、地位、威信。(5)知的需要,如好奇心、了解、解释、理解。(6)美的需要,如对称、秩序、闭合、结构及行为的完满(知、美两者的需要常省略,只介绍五种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如追求实现个人的潜能、抱负。他把前四层称为基本需要、匮乏需要、生存需要,把后三层称为成长需要、心理需要、存在需要。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高逐渐实现的,高级需要的出现以低级需要的基本满足为条件,但只有高级需要的追求和满足才使人更幸福、更充实。个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不是阶梯式的,而是波浪式地向前推进。最高层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追求,是自由创造的超越性需要,能给人以最大的喜悦,称为“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从价值观角度看,自我实现者是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人。晚年他在自我需要之上更突出超越性需要,强调要更经常意识到内在价值、生活在存在水平而具有丰富超越体验的人。这一理论对理解人性、组织管理、教学改革、心理治疗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对需要的出现和满足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估计不足,渗透着个人本位主义的精神。

心理咨询百科的其它文章:

  • 最佳心理状态 optimal state of mind
  • 最佳竞技状态 optiimum state of performance
  • 自律训练 method of autonomous training
  • 专门化知觉 specialized perception
  • 注意集中训练方法 attention concentratiion training method
  • 注意集中训练 attention concentration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