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权变理论 contingency theory of leadership
亦称“情境理论”,指领导者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领导方式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继领导特质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之后盛兴的关于领导有效性问题的第三个研究热潮,并且是针对前两个研究传统的不足和缺陷而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应根据环境的具体特征来确定自己的领导方式,因为领导过程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函数,用公式表达为: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并不存在一个适合于任何组织或企业、任何性质的工作或任务、以及任何对象的普遍有效的领导特质、领导类型或领导行为方式。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1)由R.塔南鲍姆与W.H.施米特提出的领导行为连续带模式,认为在独裁和民主两个极端之间连续地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的领导行为方式,应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由F.E.菲德勒提出的菲德勒模式,强调领导的有效性决定于三个因素,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任务的结构、职位的权力,并根据这三个因素的不同组合提出八种不同的领导类型。(3)由R.J.豪斯提出的通路-目标模式,要求领导者应阐明对下属的工作任务要求、帮助下属排除实现目标的障碍,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满足下属的需求和成长发展的机会。(4)由V.H.弗鲁姆和R.W.耶顿提出的领导参与模式,认为领导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让下属不同程度地参与决策过程,领导方式主要决定于下属成员参与决策的程度。(5)由阿吉里斯提出的不成熟-成熟理论,认为领导者应根据下属成员的不同成熟程度分别指导。(6)由A.K.卡尔曼提出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对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与不成熟-成熟理论的结合,认为领导者应该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考虑,并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授权、参与、说服或命令等不同的领导方式。
心理咨询百科的其它文章:
- 最佳心理状态 optimal state of mind
- 最佳竞技状态 optiimum state of performance
- 自律训练 method of autonomous training
- 专门化知觉 specialized perception
- 注意集中训练方法 attention concentratiion training method
- 注意集中训练 attention concentration training
- 机能主义 functionalism
- 阅读审美情感 appreciative feeling in reading
- 生物反馈 biofeedback
- 职责失落感 sense of loss of responsibility
- 传受双方观点的差异 viewpoint difference between communicator and audience
- 病感 illness
- 儿童发展 child development
- 夫妻交往艺术 art of communiication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 知觉 perception
- 地方性广告 local advertising
- 烦躁 irritability
- 操作条件作用 operational conditioning
- 等级排列法 ranking method
- 行为演练 behavioral rehearsal
- 教学策略 instructional strategy
- 思维鸣响 audible thought
- 价值观 values
- 社会动机 social mo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