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东扩
北约之船驶向东欧
北约拥有大量的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重要的军事力量。
美国总统克林顿视察派驻波黑的北约美军
北约的利益指向要看美国人的态度,当美国人向全世界各个地方派兵时,俄国知道北约东扩是无法阻止的。
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看到扩大北约有利可图,同时,为迎合中东欧国家“回归欧洲”的愿望,开始制订和实施北约东扩的计划。北约东扩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1年11月苏联解体前夕,北约在罗马召开首脑会议,决定组建有北约和前华约成员国参加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由于其宗旨是致力于在北约和苏联及中东欧国家之间建立一种“真正的伙伴关系”,所以北约的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中东欧国家的响应。1991年12月该委员会正式成立时,共有北约成员国和中东欧国家等25个国家参加。
第二阶段,推行北约和平伙伴计划。西方迈出第一步后不久,感到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难以担当演变和融合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国家的重任,于是决定敞开北约的大门,接纳这些国家进入。1993年上半年,美国和北约公开表示,应尽快吸收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但是,考虑到这些国家问题众多、情况复杂,立即接纳会给北约自身带来许多麻烦,同时也会遭到俄罗斯的反对,便想出了一个过渡的办法:先吸收中东欧和原苏联部分加盟共和国加入和平伙伴计划,作为它们加入北约之前的热身,待条件成熟后再吸收它们加入北约。这样既稳住了俄罗斯国内的民族情绪,又能让急于加入北约的国家有更多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内政与经济,尽快地向北约国家的政治、经济模式转化。
第三阶段,北约稳步向东扩展。“和平伙伴计划”提出后,中东欧国家的踊跃加入大大刺激了西方扩大北约的欲望。同时,俄罗斯民族主义和左翼力量的增强,更促使西方产生了防范、遏制念头。于是,西方决定加快北约东扩的步伐。1995年9月,北约常设理事会批准了《关于北约东扩的研究报告》。报告就北约东扩的方式、申请加入国的条件、东扩后北约组织的地位以及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1996年上半年,西方国家考虑到俄罗斯正在进行总统大选,决定在俄政局未稳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激怒俄罗斯国内的民族情绪,把北约东扩一事稍稍放松了一些。叶利钦再次当选总统后,北约便宣布加快东扩的步伐。
1996年年底,北约理事会决定:1997年7月,在北约马德里会议上确定第一批扩员名单。此后,随即与第一批扩员国进行了谈判。1997年7月8日,北约东扩的第三阶段达到高潮,波、匈、捷三国被正式确定为北约东扩的第一批国家。1999年3月12日,波、匈、捷三国正式加入北约。
北约东扩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从世界范围来看,它已经加速了大国战略关系的调整步伐,大国之间相互制衡、互联互动的关系格局更加明显。从欧洲范围看,北约的东扩侵犯了俄罗斯在欧洲的利益,严重威胁了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安全。因此,俄加快独联体一体化特别是军事一体化的进程。北约一定要东扩,俄罗斯一定会抵制,这两种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都难以避免,它们之间的这种较量将影响欧洲新均势的形成,也会给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从北约东扩的进程来看,美国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实质上,美国想通过北约东扩扩大其在西欧的影响,继续在欧洲发挥领导作用。
1995年
世界大事记: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5年
中国大事记:
9月8日,作家张爱玲逝世于洛杉矶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