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城邦制国家
古希腊奴隶
奴隶的社会地位最为低下,低于希洛人、受契约束缚的农奴和被有条件正式解放的奴隶以及自由民。
城邦
早期国家的一种类型,以古希腊国家为代表。词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文“波利斯”,原有城堡、国家、公民集体、城市之意,中文意译名“城邦”。希腊城邦约二三百个,形成时间、途径和背景不同,但有如下几个基本的共同特点:小国寡民;多数以一个设防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农区组成;均有一个小范围的极端封闭的公民集体;与公民集体的存在相适应,希腊城邦在政体中均包含民主制成分,共和政体居多;城邦军事制度的主体是公民兵制;城邦无独立的祭司阶层,公职人员兼祭司职能。除古希腊外,意大利、腓尼基等地中海沿岸地区也曾出现过与古希腊城邦相同的早期国家形态,比如早期罗马的公民公社。这类国家有时也被称做城邦。
雅典战舰
公元前5世纪,雅典人用来控制爱琴海的3层桨战舰是一种张帆航行、在战斗时靠舵手加力的坚固船只。
希腊犁车
古希腊人实行家庭制农业系统,各户独自种植粮食,经常采用的农具是这种人力牛犁车。随着缓慢的农业发展与日益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产生,向外扩展殖民地便成了一种途径。
希腊殖民时代外来移民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
这幅画表现了这样一个情景 几个来自小亚细亚的移民刚刚踏上异国之地,当地国王之女便出现在他们面前,美丽的公主手端一杯美酒,款款走向希腊青年,二人喜结良缘。
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普遍推广,希腊社会的经济也加快了发展速度,农、工、商业均有突出发展。与此同时,希腊在同东方频繁交往的过程中,大量汲取并利用了东方文明的丰硕成果,从而使希腊人站在较高的历史起点上,建构了不同于东方的国家体制。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围绕土地、债务等问题,贵族与平民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原始公社制渐趋崩溃,代之而起的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国家。在希腊,国家的普遍形式便是城邦。希腊城邦的形成方式和途径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早期移民和后来大殖民运动中建立的城邦;一类是在氏族制度解体并征服其他居民的过程中建立的城邦;另一类是在自身氏族制度解体和阶级分化的基础上通过“改革”产生的城邦。
城邦形成初期,贵族政治得到普遍实行,一切权力集中于由军事民主制时代的长老议事会转化而来的贵族会议手中。稍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加之以平民为主的步兵逐渐取代了贵族骑兵,平民地位日益提高,他们向贵族政治提出挑战,要求打破贵族在政治上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对立双方势均力敌的城邦,一度出现了僭主政治。但随着对立双方力量的消长,有的城邦经过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而建立了民主政治,雅典就是一个例子;有的因贵族力量强大,建立起贵族寡头政治,如科林斯。长期维持贵族寡头统治的城邦只有斯巴达。
希腊半岛平原狭小,耕地较少,而且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爱琴海上的岛屿更是如此。倘若遇上自然灾害,粮食更是短缺,一部分人在故土无以为生,被迫背井离乡,去海外谋生,开拓殖民地。如公元前7世纪后期,铁拉岛上大旱,因而不得不采取抽签的方法,从两兄弟中选出一个外出殖民。由于土地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使无地或少地的平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遥远的海外寻求土地,谋求生路。从而形成了一个希腊历史上空前的大殖民运动浪潮,因之,古风时代又称“大殖民时代”。
最初的殖民运动是自发进行的,除上述主因外,还有多种情况:有的城邦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把异己的“危险分子”遣往海外。如公元前8世纪末,斯巴达无公民权的“处女之子”因为没有分得土地,而与希洛人(国有奴隶)结盟,密谋起义,败露后便被强令外出殖民。有一些在国内政治斗争中失势的个人或集团,为逃避迫害,往往也选择离开故地,漂泊异域,建立新居。有的则因家乡被异族占领,不甘于受奴役而远走他乡。也有人出于不愿甘居人下的念头,而到新地方另立门户。更有一些人为某地富庶美好的传说所诱惑,出海寻找自己的乐土。这些人往往具有冒险和进取精神,富有追求自由、独立、平等的理想。
自发组成的殖民团体一般都不大,到新地方后即修筑城堡,聚居在一起,以防止土著居民攻击或海盗劫掠,同时选出元老院掌理政务,这些同舟共济的殖民者就成为新城邦的平等公民。公民享有分配的土地,并通过公民大会参与政事。公民中也有平民和贵族之分,那些最早的开拓者无疑便以其“立国”的功勋而享有更多的利益和荣耀。后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许多城邦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公民外出殖民,以掠夺土地、奴隶原料和市场。
当时,黑海沿岸地区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在小亚细亚,赫梯帝国已经崩溃,吕底亚尚未兴起;在西方,除了腓尼基人的一些殖民地外,没有什么强国。所以,希腊大殖民运动得以顺利进行,范围不断扩大。在意大利半岛南部、西西里的东部和南部、今法国的马赛等地以及西班牙沿岸、小亚细亚沿岸、马其顿和色雷斯沿岸、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黑海四周等广大地域内,逾百个殖民地城邦先后建立起来。其中较著名的有科林斯人建立的叙拉古、斯巴达人建立的塔兰托、迈加拉人建立的拜占庭、米利都人建立的奥尔比亚等。这些子邦往往采用母邦的政制、文字、历法、宗教、习俗等,在城市内建有母邦所信奉的神祇的庙宇。也有些最初建立的殖民地后来再去建立新的殖民地,如阿哈伊亚人在意大利建立了锡巴里斯,锡巴里斯又建立了波塞多尼亚。
对于希腊人来说,殖民不啻一次地理大发现,它极大地拓展了希腊世界的范围,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通过殖民,希腊本土与地中海、黑海地区成为一个有密切经济文化联系的整体,这既有利于希腊吸收东方文明成果,也推动了落后地区的文明进程。殖民运动促进了工商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使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也加强了平民阵营的力量,有助于平民反贵族的斗争和民主政治的建立。殖民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巩固了希腊的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其始终未像东方国家一样,建立统一的专制帝国。
公元前884年
世界大事记:
伊利斯发生了一场瘟疫。
公元前1000年前后
中国大事记:
中国已使用辘轳提水。
西部移民少女头雕像
这尊雕像表现了西部移民少女的典型形象:编织成蜗牛形状的发辫盘于前额,脸上带着微笑,楚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