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
石油价格的增长
1973年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对全球经济开始了一连串重大冲击,石油价格的增长使西方国家陷入石油恐慌当中。
七十七国集团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反帝、反霸和维护自己经济权益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为目标的世界性国家集团。1964年4月,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联合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声明》,从此被称为“七十七国集团”。此后,在每次联合国贸发会召开之前,七十七国集团都要举行部长级会议,进行协商,研究对策,以采取联合行动。其宗旨是,协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和贸易领域中的立场,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确定共同的目标,制定适合行动的纲领,采取集体谈判策略,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谈判地位,促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现有成员国120余个,但仍沿用“七十七国集团”的名称。
巴西国会大厦的壮阔景观
随着“南南合作”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摆脱了贫困。
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举行会议
南南合作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同发达国家的谈判地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图为设在埃及开罗解放广场的阿拉伯总部,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正在举行会议。
“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是建立在平等、自愿、互助、互利基础之上的,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主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的万隆会议揭开了南南合作的序幕。在60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南方国家开始进行整体性的合作,同时,兴起了许多区域性经济和贸易组织。
进入70年代,绝大多数前殖民地国家已获得独立,南南合作有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取得突出成就,其标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登上世界舞台。发展中国家通过欧佩克作为一个集体采取行动,干预世界石油市场,从中获取合理的利润。这是南方集体自力更生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联合起来共同行动与北方争夺对一种重要产品的生产和价格的控制权。整个70年代在南方国家的集体斗争中,商品价格不断得以调整,许多南方国家经济增长显著。南南贸易大幅度增长,从1970年到1981年之间,南南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几乎增加了一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南合作走向地区一体化。1980年成立的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取代了60年代初建立的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进一步推动该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同时,海湾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合作委员会和马格里布联盟的诞生,也推动了中东和北非一体化的发展。1985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产生加强了南亚国家的合作。进入90年代以来,南南合作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加强。
拥有128个成员国的“七十七国集团”也在积极开展活动。1991年11月,在德黑兰举行部长级会议,发表《德黑兰宣言》。1992年2月在哥伦比亚召开的联合国贸易会议上,协调了南方国家的立场。第三世界国家在争取和平与发展、维护主权和独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
南南合作地区集团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强。在亚洲,东南亚国家联盟继续发展壮大。1995年7月底,在文莱举行的第28届东盟外长会议上,正式接纳越南为其第七个成员国,并希望把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三国也纳入进来。
在非洲,各国为加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采取务实措施,取得很大的进展。1991年6月,非洲51个国家在非洲统一组织第27届首脑会议上签署了《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94年5月,非洲经济一体化开始起步。
1992年南部非洲10国决定把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改组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随后接纳南非和毛里求斯为新成员国,为该共同体注入新的活力。1994年年底,东南非地区22国首脑会议批准建立东南非共同市场。1994年1月,西非货币联盟和西非经济共同体合并成立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
在拉美地区,90年代以来,出现新的一体化组织。
1989年7月,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成立三国集团,支持中美洲和平进程和一体化。1995年伊始,三国集团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安第斯集团在90年代又重新活跃起来,并于1991年底建立安第斯自由贸易区。
1991年3月,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四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宣布建立共同市场,推动拉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1995年1月,南方共同市场正式启动。
拉美地区常设性政治协调机构——里约集团也有发展,1994年9月,里约集团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第八次首脑会议,与会各国就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达成广泛的共识。
1990年
世界大事记:
东、西德合并金融体制。
1990年
中国大事记:
中国与印尼正式恢复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