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战
1929年危机爆发时的美国总统胡佛
胡佛既没有能力避免危机的到来,也无法阻止衰退的加剧,最后只能黯然下台。
经济危机的蔓延
这幅漫画将经济危机比做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而美国资金从外国的撤出则加速了危机的蔓延。
讽刺胡佛的漫画
胡佛批准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不但没有缓和大萧条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反而加剧了美国的灾难。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家罐头厂
随着关税战的展开,食品出口愈发困难。
竞争激烈的渔业
图为英国东海岸的渔民在为捕捞青鱼做准备。
1928年福特公司汽车厂的生产流水线
这种流水线是最具效率的生产模式,是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显著标志。
为了减轻经济危机的打击,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间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破坏了世界经济关系,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1930年6月17日,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国会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提高了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的关税率,使整个关税的平均税率由33%增加到40%。这样,美国率先挑起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税战。对此,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表示出极大的愤慨,33个国家对美国提出了抗议,继而纷纷采取了报复措施。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相应提高了关税。1932年4月,提高关税的国家增加到76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
在进行关税战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还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1932年8月,为限制美国商品进入大英帝国,英国召集加拿大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自治领土和殖民地在渥太华开会,缔结了帝国特惠协定,对来自帝国外部的商品征收高关税。为了与英国的贸易集团相抗衡,美国打着反对贸易歧视和“机会均等”的旗子进行反击,并组建自己的贸易集团。
1933年底,美国召集了“泛美会议”,在与会国相互妥协的基础上通过了《泛美非战公约》,约定相互间降低关税。法国也采取了限额输入的办法,以保护本国的商品市场。这样,各国间又展开了贸易战。
在各国争相抬高关税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用本国廉价的商品攻破别国的关税壁垒,各国纷纷宣布货币贬值,降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从而导致了激烈的货币战。本来,在经济危机前,大多数国家都采取金本位制,这种货币制度被认为是对国际贸易比较有利而又相对稳定的。但在1931年,第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却又首先放弃了金本位制,使英镑贬值1/3。英镑贬值之后,又有20多个国家放弃金本位制。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和英镑的贬值,大大削弱了英镑作为国际货币的作用,伦敦也有丧失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危险,英国对此采取了应急措施。从1931年11月起,英国和英联邦的其他成员国陆续联合起来,组成了英镑集团。英镑集团约定成员国间的贸易都使用英镑结算,各国货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在货币战浪潮中,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也于1933年4月正式放弃金本位制,宣布禁止黄金出口。1934年,美国又联合菲律宾、加拿大及大多数拉美国家等组成了美元集团。截至1935年止,资本主义世界被分裂为五个货币集团,主要是英镑区、美元区、黄金本位区,还有日元区和德国统治下的外汇控制区。在各个国家和不同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中,帝国主义各国间重新进行了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在资本主义各国为了摆脱危机而在国际上进行激烈的关税战、贸易战和货币战的同时,它们在国内也对经济进行了调整。许多民主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使本国经济朝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并通过国家干预以及对经济的内部调整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
1930年
中国大事记:
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
1932年
世界大事记:
“五一”节时莫斯科100万人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