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国际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26 属于: 世界通史

德国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像

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从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系统地修正克思主义理论,此书成为修正主义的代表作。

国际劳动节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支部提出了“8小时工作制”的口号。1884年,美国进步工人组织通过要求为实现8小时工作制而斗争的决议,得到各地工人的热烈支持和响应,决定在1886年5月1日举行大罢工。这天,芝加哥、底特律、纽约等城市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芝加哥20多万工人走在斗争的最前列,经过流血斗争,终于获得8小时工作制的权利。美国工人的斗争得到了国际无产阶级的有力声援。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为纪念美国工人“五·一”罢工,推进各国工人的斗争,增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团结,通过一项决议:在每年的5月1日,组织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并把这天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从此,5月1日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

1906年3月发生在法国多佛尔的矿工大罢工

第二国际期间,多次爆发无产阶级的罢工运动。

第二国际期间法国工人党印制的明信片

第二国际从开始建立起,内部就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三个派别。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以后,第二次科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各国工人政党的建立,各国工人阶级要求加强国际联系和团结的愿望日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者于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工人代表大会,通过了《国际劳工立法》草案和关于《庆祝“五一节”的决议》,这次会议被公认为是第二国际的成立大会。

第二国际是第一国际的持续和发展。第二国际的活动方式也以召开代表大会为主。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差异在于:第一国际实行较紧密的民主集中制,第二国际则是一个无中央机构的松散的组织,它无纲领、无章程、无机关报、无纪律。1900年建立的社会党国际局只是各国党的通讯和组织中心,各国党都有自己的独立性。

为了引导工人运动走上正确的斗争道路,第二国际从成立到1896年的伦敦代表大会,一直进行着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第二国际在前期的活动中基本上遵循了马克思主义路线,表现在:促进更多的国家建立了工人政党;推动各国工人进行议会斗争并取得很大胜利;推动各国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在19世纪末,由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而马克思、恩格斯又先后去世,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出现了,工人运动中的许多理论家试图从理论上进行探索。1899年,伯恩施坦发表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修正主义思想体系。伯恩施坦在“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提出要使马克思主义“适应”新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的观点。在哲学方面,他宣扬庸俗进化论和折中主义,对革命的辩证法予以否定,认为唯物史观既“自相矛盾”又“缺乏根据”。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他认为剩余价值学说只不过是“以假设为根据的公式”,垄断组织的出现可以使经济危机消除。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他美化资本主义,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认为只要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只要坚持渐进的、和平改革的策略,就可以促使资本主义和平进入社会主义,并提出“最初的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修正主义出现后,得到英国费边社分子、俄国经济派、法国米勒兰派等的支持,并迅速发展成国际思潮。

修正思想的出现,引起了工人队伍在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混乱,并引起第二国际内部的激烈斗争。1900年9月,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围绕“米勒兰入阁”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争论的结果导致左、中、右三派的形成。米勒兰是法国独立社会主义联盟的成员,他于1899年加入资产阶级内阁,任工商部长。以伯恩施坦、饶勒斯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者支持米勒兰入阁,宣称此举只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步,称为“入阁派”。卢森堡、盖德等对社会主义者入阁表示反对,他们坚持传统的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张,称为“反入阁派”。第二国际领导人考茨基提出“橡皮决议案”,声称社会主义者加不加入资产阶级内阁“只是一个策略问题,不是一个原则问题,国际大会对此不必有所表示”。“橡皮决议案”只是暂时防止了国际分裂,同时肯定了米勒兰入阁行为,这为以后第二国际的分裂埋下了种子。

1900年

世界大事记:

芝加哥运河通航。

1900年

中国大事记: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