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制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26 属于: 世界通史

克伦威尔像

从1653年到1658年,克伦威尔进行军事独裁统治。克伦威尔自任“护国公”,还进行对外扩张和争夺海上霸权战争。1658年,克伦威尔死于疟疾。克伦威尔最主要的贡献是使得议会民主制在英国得以确立和加强。

反映掘地派运动的图画

掘地派运动又称“真正平等派”运动。

1651年议长主持议会时的情景

该印章用来印在官方文件上以证实其真实性。

共和国建立后,英国掌握政权的独立派面临着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由于内战的破坏,加之连年旱灾,农业歉收,粮价上涨,人民生活急剧下降。工业生产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英国主要工业部门均陷入萧条,城市工人失业严重,不少人死于贫困和饥饿。独立派政府不但没有采取改善人民生活状况的措施,反而变本加厉,不断增加税收,城乡人民的生活更加贫困。因此,英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又不断兴起。

由于独立派政府拒绝实现《人民公约》,平等派奋起抗争。1649年3月,利尔本发表了题为《粉碎英国的新枷锁》的小册子,把共和国的统治者斥为新国王和新权贵,号召人民起来实现《人民公约》。5月,利尔本等人在狱中起草了新的《人民公约》,提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人民公约》主张实行普选制,建立每年改选一次的一院制国会,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649年5~6月,英国各地爆发平等派士兵起义。然而,这些起义由于领导不力,组织涣散,最后都遭到克伦威尔的武力镇压。平等派运动从此逐渐消沉下去。

共和国成立后,英国又出现了比平等派更为激进的派别,其成员主要是农村贫民。因他们到处占领公地,开垦荒地,被称为“掘地派”,又称“真正平等派”。该派主张消灭土地私有制,平均地权,不纳捐税。掘地派不但要求普选权,而且提出平分土地的口号,它代表了广大贫苦农民的利益。掘地派的领袖和思想家是杰拉尔德·温斯坦莱(1609~1652年)。他早年经商破产,后沦为雇农。他在《自由法典》这部代表作中提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主张人人都应拥有土地,享有平等的权利。温斯坦莱的思想带有空想共产主义的色彩,反映了穷苦农民和城市贫民的要求,对推动英国革命有重大意义。

1649年共和国建立后,只颁布了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土地政策,农民照例得向其缴纳地租,负担其他封建义务,对此,人民群众普遍不满,很多地方发生了下层群众运动。1649年4月,30多名掘地派分子在伦敦附近塞尔利郡的圣·乔治山集体掘地开荒,这一行动产生了很大影响。掘地运动很快蔓延到诺桑普特、肯特、白金汉、兰开夏和亨丁顿等郡。掘地派主张用和平手段实现自己的主张,并幻想得到国会的保护。结果,在克伦威尔的残酷镇压下惨遭失败。

平等派和掘地派被镇压后,共和国赖以存在的社会阶级基础受到严重削弱。随后,克伦威尔又发动了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战争。战争中掠夺来的大量土地,大部分被高级军官占有,这使军队丧失了原来的革命精神,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革命的武装力量变为克伦威尔个人军事独裁的工具。

在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年中,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在军事上、政治上取得不少胜利,但国内矛盾仍然错综交织,社会不满情绪有增无减。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克伦威尔于1653年4月带领军队解散了存在13年之久的长期国会,宣布实行护国公制。12月16日在伦敦的盛大典礼中,克伦威尔就任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护国公,兼任陆海军总司令,成为实际上的军事独裁者。1657年,英国国会呈递《恭顺的请愿建议书》,请克伦威尔就任英国国王。克伦威尔虽然婉言谢绝了这一请求,但却把护国公制改为世袭,成了英国实际上的无冕之王。然而,在护国公制的背后,共和国已名存实亡。

1655年

世界大事记:

荷兰人惠更斯观测到土星环。

1646年

中国大事记:

明朝文学家冯梦逝世。其代表作为“三言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