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道情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8 属于: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府道情,又称关西道情(因宝地处关中西部,亦称西府),是活跃在陕西省宝鸡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西省的汉族戏曲剧种。西府道情起源于唐代的道曲、道歌。道曲道歌是道士们在道观中向道徒宣传道教道义的一种汉族民间说唱形式。

  西府道情最早起源于唐代的道曲、道歌。西府宝鸡地区早期道教盛行,道观林立,诸如磻溪宫、金台观、南昌宫等等。金大定时期,道教全真派名流丘处机,游居宝鸡磻溪15年,创建了陇县门洞、千阳玉清万寿宫等道观。形成著名的道教龙门派。王重阳张三丰等道教名家均在宝鸡留下足迹。

  李唐王朝灭亡之后,大批宫廷艺人和道士流落民间,使原来以咏唱道经为内容,宣扬出世思想的法曲道情溶入了当地汉族民间生活的内容。为了适应广大百姓的接受能力,将说道渐渐演化为具有说和唱紧密结合的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道情,并不断创作了丰富的道情唱词。题材多为神仙造化,修贤观善、神化故事等。

  明朝以后,随着地方戏曲的发展,咏唱道情在民间的演出中不断吸收营养,丰富自己,逐步从咏经到唱词,发展为独立而较完整的道情戏。所谓“一经二词、三道情”,真实地反映了道情戏发展衍变的各个不同阶段。

  西府道情早期以座唱形式演唱,后来发展为广场戏或很简单的小戏在晚会中演出,也有以皮影的形式上演。主要班社有眉县下河寨道情班,岐山蒲村进香会道情班,麦禾营道情班,八家村道情班,陈仓区姜道情班。

  在清末民初,西府道情达到了其最兴盛的时期,演出剧目丰富多样,有取材于道教“十渡船”故事的升仙道化戏;有取材于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的修贤劝善戏;有神话故事戏,有历史故事戏和民间故事戏。

  1929年到1922年(民国十八年到民国二十一年),关中地区连年年馑,道情班个别成员以卖艺求生,才使得道情幸免失传。1955年姜马道情班参加了陕西省民间艺术戏剧调演荣获演出一等奖,受到各界好评。1984年参加了宝鸡市文艺调演,并为市上作了专场演出。2005年参加宝鸡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民间文化夜市活动,得到文艺界领导的赞赏和广大群众好评。下河寨道情班班主王天旭参加了宝鸡市第一次文代会,1982年道情班参加了宝鸡市艺术节,荣获最佳演出奖。

  同时,西府道情吸纳了陕西地区其他曲种的特点,以其独特的演出风格和悠扬悦耳的曲调声闻西府大地,成为一个独特的地方曲种。20世纪60年代,西府道情小戏《嫁妆镰刀》在中央广播电台、省市电台录音播放,20世纪70年代道情小戏《划线》《麻利嫂》。20世纪80年代道情小戏《婆婆抬新娘》均参加陕西省民间艺术汇演并获奖。

  西府道情演唱的题材丰富,内容繁多,有神化故事、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据老艺人们讲,过去西府道情公演的曲目有100多个,但是大部分已经失传,下河寨道情班整理成册的曲目仅有20个。其中有《大拜寿》《经堂教子》《合家论》《槐荫相会》《刘彦龙上京》《桃园三结义》等。姜马道情班演唱的如《石佛衣》《王贤争见》《四季孝》《八仙庆寿》《忠义堂》等。

  在长期演唱实践中,西府道情创造形成了它独有的调式,如飞板、哭长城、柳生芽、八板、绣荷包、耍孩儿、硬梅花调、采花调、吆老鸦等曲牌和软梅花点、硬梅花点、软上簧、硬上簧、软下簧、硬下簧、金钱韵、两头慢、一点油、滚板、哭板等板式。

  西府道情吸纳了陕西地区其他曲种的特点,以其独特的演出风格和悠扬悦耳的曲调而声闻西府大地,成为一个独特的地方曲剧,道情唱腔浑厚,乡土气息纯正味浓,特别是在帮腔上有其独到之处,激越柔情、热烈、奔放,为其他曲剧所不具。

  西府道情作为西府地区一种特有的地方剧种,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存在和传承基础,对发展繁荣民间文化艺术和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