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道情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8 属于: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康道情属陕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陕南派。以演皮影戏为主,有地道风格。清咸丰光绪年间极为兴盛,其音乐悠扬细腻,宜于抒情,主弦皮弦音调柔婉,配以笛子、渔鼓筒,音色独特而动人。曲板多、板式有二六、安板、代板、兴板、紧板、摇子和滚白等。各种板式又有硬调与软调之别,硬调欢快,软调悲凉。剧目也很丰富,约有1200多个。

  安康道情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清嘉庆年间形成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中国戏曲志·陕西卷》(1983年由《中国戏曲志·陕西卷》委员会编撰)在大事年表中记述(1810年清嘉庆15年)安康道情,汉滨区有皮影艺人李久祥驰名陕南。后有李荣福(人称“赛久祥”)家收藏有嘉庆年间手抄道情剧本《望夫山》《赵王村》《战漳河》等90多本(折)(《陕西日报》1956年12月8日)。汉滨区戏曲发掘组调查资料表明安康道情在清咸丰、光绪年间兴盛一时,方圆百里之内就有30多个班社。

  据安康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徐远钊、杨升、杨天长、潘祥等老艺人说:在清乾隆时,安康汉滨区恒口镇有一名叫赖世魁的商人,常出关中担脚卖货且爱好戏曲,还在西安碗碗腔皮影戏班子学习拉皮弦、敲渔鼓、耍皮影。回安康后,组织班社,结合安康风土民情和当地音乐,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特种乐器伴奏、演唱方法、板式结构、旋律走向等有别于秦腔的独特的艺术——安康道情,并在汉滨区民间进行表演,后逐渐辐射周边地域。

  在和秦腔音乐的比较中,安康道情音乐里,溶解了许多秦腔味,例如:唱腔的“代板”“尖板”“滚白”等似秦腔;板式名称如“安板”“二流”等和秦腔叫法相似;武场面使用乐器如:“暴鼓(板鼓)”“堂鼓”“道锣”“铙钹”“小锣”“梆子”与秦腔如出一辙。秦腔的脚本词格韵辙适用于安康道情,确切的说安康道情音乐里包含了秦腔味。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安康移民甚广,移民和当地群众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的语言、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等,互相借鉴和渗透,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风格。安康道情里吸收了许多南腔北调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戏中喜庆场面插入一段“花鼓调”,使用一段“八岔调”曲牌,借用姊妹艺术如汉调二簧曲牌“大开门”“小开门”等,不过在风格上、韵味上它们和安康道情音乐溶为一体了。

  安康道情用牛皮刻制成影子进行表演,表演人员精,分工明,场地小,简便易行。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班社一般由六人组成,四人也可演出。所谓“五紧、六慢、七消停”说明参加演出人数具有灵活性,六至七人为最佳。在演出场地上,大小没有多少讲究,约十多平方米即可。

  安康道情唱腔属于板腔变化体,硬腔类有11个板式,软腔类有12个板式,丝弦曲牌48首,唢呐曲牌17首,打击乐中动作锣鼓点26个,起板锣鼓点4个,还有叫板锣鼓。其他如打擂、比武锣鼓点11个;语言以安康城区方言为基础,按其不同行当加以人物化、戏曲化的夸张。道白有韵白、散白。文武场面的打击乐器有10种。

  安康道情是具有安康鲜明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艺人在学习借鉴关中秦腔艺术的基础上,将安康的本土文化融入而形成的,因而安康道情的唱腔具有既高亢激越,又细腻委婉的特点;再配以皮弦和渔鼓筒等乐器,使得安康道情别具一格,独领1,形成了安康道情这一独特戏曲艺术。

  在安康市,数百年来,在人们的相对贫乏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总,安康道情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群众在有婚、丧、喜、庆等重大事情时,总是要请皮影班社演出,因而,安康道情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