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市八仙鼓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8 属于: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a href=/renwu/TianSh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田市</a><a href=/wiki/BaXi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八仙</a>鼓
<a href=/wiki/ShannX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陕西</a>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市八仙鼓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市八仙鼓是流传于陕西省渭南市的大荔、蒲城、富平、白水一带的民间舞蹈,其中以渭南田市镇最驰名。田市八仙鼓是将扁鼓系于腰腹前击奏的舞动的一种汉族民间社火舞蹈,因传统表演时每次有八位鼓手而得名,流传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八仙鼓反映了勤劳的汉族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相传田市八仙鼓与古代军旅操练习武有关。据考现今的渭南市田市镇,原是我国春秋战国孟尝君田文的封地。建国前,该镇东城门上还刻有“古孟尝门”的匾额(1958年城门楼拆除,匾额毁坏)。至今,当地还流传着田市镇有四大景,即:“东门外葫芦溪曲曲湾湾,西门外苇子壕花果连天,甫门外的斗力台天下稀罕,北门外照人壁珍宝一般。”南门外的斗力台指的是当时田文为门客所设的练兵习武之处。相传,每次习武操练,必擂鼓助威,此种击鼓活动后流传于民间,逐渐形成了当今八仙鼓形式。当地还传说我国宋朝末年,元兵挥师南下侵占了陕西,田市镇有位名叫红娃的青年被虏,在兵营里学得八仙鼓和其他杂耍技艺,逃回家乡后,便将八仙鼓带回在当地普及。至今,表演时舞者头扎红色三角巾,据说是为了纪念红娃所扎的。据老艺人乔树成介绍:八仙鼓在当地流传已二百余年。据传清嘉庆时,田市镇弯刘村有权氏兄弟二人,在镇上经商,弟弟人称“二叔”,自幼喜爱拳术,又擅于打八仙鼓,舞姿威武、形象刚健。后把击鼓技艺传给了镇上喜爱闹社火的乔代保、乔友金等人。清光绪年间,他俩又传给乔东成、乔玉林等人,1930年乔玉林又传给儿子乔继,乔继龙又传给侄子乔树成。建国后,乔树成于1956年、1959年两次参加地区民间艺术会演,荣获表演一等奖。1984年至1986年,曾连续三年组织大型八仙鼓舞队,于春节期间在渭南市街头和广场表演,使这一传统、古朴的民间鼓舞,在群众中进一步得到普及。

  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田市八仙鼓是佛教道教法器的混合物。鼓是一种极古老的乐器,三皇五帝时即已出现;锣大约是唐宋以后才有的一种铜器;钹是从西域传来的,为佛教的法器;铙是仿制,宋时才有。八仙的传说始于元,以汉钟离张果老等8人为“八仙”。元以后,道教与佛教似有融合的现象。八仙鼓即是佛、道两家法器的大杂烩。合流后,响度大增,表现力大大增强。老百姓为祈福寿,图个热闹,谁管孰佛孰道,做道场,赶庙会,逢年过节,照敲不误。

  田市八仙鼓多由八位身强力壮的青年人表演,表演者头扎三角英雄巾,额扎英雄花,身穿对襟彩服,腹前各系一个直径40厘米,高20厘米的红色小圆鼓,边击鼓边舞。建国后为增强表演的气氛和广场效果,常与当地社火如:芯子、高跷、小跷、旱船、芋子毛骆驼、龙灯、亭子、秧歌队、大头娃等节目组成综合性舞队,边击边舞边前进。

  田市八仙鼓的主要器具除大鼓外,还有铙钹,钹如草帽,铙的形制略同于钹,但要小得多。锣类除钩锣(打节奏)外,还有直径5寸左右的铜锣与2寸左右的引锣。其次还有铰子,这种铜器如鞭鼓,无系儿,以小木片击之,一敲往上一抛,主要也是打节奏。

  八仙鼓表演形式分为两种,有场地(即舞台型)、有纵队进程型。纵队进行表演,多由鼓头(即八仙中技艺最高者,排在队前)带领成一路或多路进行表演,表演队形主要有“分花”“对花”“背花”“灯花”等十余种,常用的动作有:行进击鼓、跨跳击鼓等,表演时除舞者边击边舞外,还有大锣、铙钹伴助,以烘托气氛。在场地表演时,基本队型有:“八仙过海”“八仙观阵”“八仙操练”“八仙聚会”“八仙议事”“八仙串访”“八仙贺寿”等进20种。

  田市八仙鼓的队形极为严整,鼓在队前,如威严的指挥,司铙司锣者皆注视鼓槌,凝听鼓声,以判断鼓法。铰子的击法不紧不慢。引锣只是偶尔用到,但细声娇滴,煞是动人。

  八仙鼓是一套完整的乐章,是鼓乐中的精品。它节奏鲜明,起伏很大,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