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坛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6 属于: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爨(音cuàn)坛”又称“庆坛”。“爨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呢?据一些地方志记载:“经径尺之石,供于堂中右角地下,名曰“罗公坛”。除朝夕供奉外,每届三年,必延巫于家,杀致祭,名曰庆坛(爨坛)。又云:“乡人于龛之上,或书四方财神,或列药王、观音或更杂供偶像,济济一堂,莫适为主。而堂之右偶,则供坛神,或书罗公先师,或书赵公元帅;三年小庆、五年大庆,延巫演法,日夜高唱俚歌,曰庆坛”。

  爨坛这种民间地方戏的表演内容除驱鬼逐疫之外,大量的内容是以世俗生活内容为主的娱人戏。民间端公称爨坛分“正坛”和“耍坛”,二者内容极不相同。“正坛”为娱神戏,做法事为主;“耍坛”为娱人戏,以娱乐为主,就是唱灯,耍傩傩、送财等。巴中民间把爨坛戏称“大铺盖”的席子戏。因为表演场地为一张竹席,而观众通宵观看。

  爨坛戏常为一天一夜的演出,白天为正坛戏,主要内容为十个:开坛祭社、官发文书、拦门劝鬼、差猖拿魂、书符练将、神领兵、茅船替病、转经拨愿、踏星拜斗、安神归位等。这部分剧目比较固定,如《赵公求寿》、《童子仙娘记》、《裸罗记》、《龙神记》、《发五猖》、《土地保关》……另一类是民间传说故事的人情戏,剧目众多,经常变化,如《梦中哭竹》、《王祥卧冰》、《安安送米》、《孟姜女》、《背假和尚》、《包公审城隍》、《张公道讨口》等等,在表演中需要加上较多吉利式的顺口溜和杂技表演“过火坑”、“上刀梯”、“过刀桥”、“衔耙齿”、“趿铧顶熬”等绝技表演,很受群众喜爱。

  爨坛戏的唱词内容远到西汉之前,近到白莲教起义。巴中爨坛戏唱词中有“太上老君传令箭,有请天兵天将来下凡。前路先锋徐天德,统兵元帅冉天元。左路先锋冷天禄,右路统帅王国贤。带领人千千万,统帅神兵万万千。人和马、将和兵,千军万马下凡尘,遇着凶神用剑砍,碰上恶鬼使钢鞭。世上凶神要斩尽,人间恶鬼要除完。妖魔鬼怪全除尽,善男善女见青天!”其中的徐天德、冉天元、冷天禄、王国贤等均是巴山白莲教的几大领袖。

  爨坛戏的表演模式几乎与民间灯戏一样,其耍坛就是演灯戏。多为一人出场的独角戏,如《献帛》一场戏只有土地老汉一人表演完毕。其次为两人表演的一旦一丑的模式,歌舞并重,近似东北的二人转。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