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鳌鱼舞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6 属于: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番禺鳌<a href=/wiki/Y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鱼</a>舞
<a href=/wiki/GuangDo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广东</a>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番禺鳌鱼舞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番禺区鳌鱼舞源远流长,相传是由浙江传入的“鱼灯舞”发展而成。沙涌村居住着江、幸、胡三姓,三姓氏均世代做鳌鱼舞。三姓原籍浙江省奉化县金鳌村,先祖于明洪武年间随南征大军来广东驻守南疆,后在番禺落户时把从原籍带来的鱼灯舞发展成鳌鱼舞。番禺沙涌世代相沿有“鳌鱼会”,每九年一届,从不间断,至今约有六百多年历史了。

  作为广州市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鳌鱼舞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关于鳌鱼,番禺乡间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远古的时候,金色的鲤鱼吞下海里的珠,变成鳌鱼。一日,一位书生上京赴考,途经“美人国”时,被一群妖女戏弄。书生为摆脱妖女的追逼逃至海边,见波浪中有两尾鳌鱼嬉游,便向它们疾声呼救,随即纵身跳入大海。鳌鱼见状,将书生背负渡海而去。后来书生考中状元,在谒见皇帝时正好站在金銮殿阶前雕刻的鳌鱼头上,于是“独占鳌头”从此传为佳话。后来书生羽化成仙,成为文魁星。为了报答鳌鱼救命之恩,重临大海,为雌雄鳌鱼簪花挂红,点化成仙。鳌鱼被乡民们奉为保护神。沙涌村的民众还将鳌鱼雕刻在祠堂的大门、斗拱、木梁上,祈求鳌鱼保护子孙平安、风调雨顺。“鳌鱼舞”就是表现文魁星点化鳌鱼这一情节,寓意“独占鳌头”;表达乡民祈望子孙得功名的愿望。鳌鱼舞表演分三个角色,两个表演鳌鱼,一雄一雌,另一个表演文魁星,先扮书生,后扮状元。鳌鱼舞具用竹蔑片扎成.长约四尺,外糊纱纸,颜色一红一绿。三舞者配合踏着锣鼓伴奏,表演书生遇难、落海获救;鳌鱼出洞戏水、擦鳞、擦角、出游、食茜草、双鱼0、0、散春;状元酬劳恩公,为鳌鱼簪花披彩,齐跃龙门,独占鳌头的情节。

  鳌鱼会在农历三月举行,每届历时三天。鳌鱼会自古形成一种“蒸尝”制度,划定某些公田、荔枝树的收入,或者募捐筹款作为鳌鱼出会的活动经费,并指定祠堂专人管理,每逢鳌鱼出会,便由其负责筹备和处理诸项事宜。鳌鱼出游时,各种鱼灯、色队(扮演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神话传说等艺术造型队伍)伴随。鳌鱼会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战后停止活动。1954年,番禺县文化馆重新挖掘整理搬上舞台表演。1965年后又中断。1985年恢复,现在各种节日庆典都能看到鳌鱼舞的表演,鳌鱼会也不定期举行。

  鳌鱼舞有极高的民俗学价值。首先鳌鱼作为鳌鱼神、渔民保护神,就是沿海一带渔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形成的早期自然崇拜的产物;其次,鳌鱼舞所表现的魁星与两鳌鱼的故事,是对祖先与家族图腾的一种附会,有很浓郁的家族信仰色彩;再次,鳌鱼舞九年出会和与此形成的“蒸尝”制度,说明鳌鱼崇拜不但是“九屯”的信仰,而且得到番禺石碁、沙湾等地民众的认同,成为共同的民间信仰。

  鳌鱼会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战后停止活动。1954年,番禺县文化馆重新挖掘整理搬上舞台表演。1965年后又中断。1985年恢复,现在各种节日庆典都能看到鳌鱼舞的表演,鳌鱼会也不定期举行。鳌鱼舞目前盛行于广州市番禺区近海的石碁镇沙涌村,以及沙湾、渡头、龙岐、西村、龙津等地。鳌鱼舞的主要表演村落石碁镇沙涌村,1997年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