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西秦戏历史悠久。其唱、白虽然沿用中州音韵,但曲文通俗浅显,加上有正字、白字等兄弟剧种和民间艺术的长处,因而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是海陆丰一个既有西北风味,又有南国风情的别具风格与特色的地方剧种。为陆丰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陆丰西秦戏源自秦腔,即琴腔、甘肃腔。明代传入海陆丰,说法有二:一说明代万历年间,陕西陇右(今甘肃天水)有位刘天虞(与同代戏剧家汤显祖是攀友),到广州做官,带3个西秦腔班子经过江西流入粤东、闽南、台北一带,后来在海陆丰扎根,并与海陆丰民间艺术和语言结合,逐渐游离于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现在的西秦戏;一说明代崇桢年间,甘肃一带的李自成败军沿闽赣边界进入广东后,败军中一些陕甘艺人在海陆丰聚班演戏所流传下来的。西秦戏在明代流入海陆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后,至清初逐渐游离于本腔(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别具风格与特色的地方戏曲西秦戏--乱弹系统中的一个剧种。故西秦戏又称乱弹戏。
西秦戏剧目分文戏(也叫曲戏)、武戏(提纲戏)两大类,共1000多个。文戏长短剧目400多个;武戏剧目700多出。有“四大弓马”、“三十六本头”、“七十二小出”之分。武戏即提纲戏,演韵是列国、封神、隋唐、扫北、征东、征西、水浒等演义及传奇故事。有《龚克己》、《三官堂》、《宝珠串》、《贩马记》等“四大弓马”,有《打李凤》、《淇盘会》等“三十六本头”,还有《斩郑恩》等“七十二提纲”。上世纪50年代后海丰西秦戏剧团曾整理70多出上演, 《回窑》、 《斩郑恩》、《徐棠打李凤》及潮州地方故事的《剪月容》、《审冯旭》等剧颇受欢迎。
西秦戏的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设有老生、武生、文生、正旦、花旦、红面、乌面、公末、丑、婆等十个行当。主要声腔有正线、西皮、二簧、小调四类。还有少量昆腔、杂调。正线是西秦戏的主要声腔,又分二方、平板、梆子三种。西秦戏唱、白沿用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乐队分“文畔”、“武畔”两种,“文畔”使用头弦、二弦、三弦、月琴、唢呐、号头等乐器,“武畔”主要使用锣鼓等打击乐器。现在陆丰西秦戏的主要声腔正线调,是早期西秦腔0 黄的遗声遗调,流行至今的正线剧目《二度梅》、《大红袍》、《仁贵回窑》、《刘锡训子》、《李旦走国》、《游园耍 》等,秦地史籍均有记载。至于传统“四大传”、“八小传”、“四大弓马”、“三十六本头”、“七十二小出”等,皆普遍被保留在秦地诸剧种之中。西秦戏的“四大弓马”戏,每本四出,颇类似元杂剧的剧本体制,如《沉香打洞》(上京、得子、训子、打洞)、《秦香莲》(长亭别、休妻、三官堂、审妻)、《贩马记》 (贩马、哭监、写状、告状)、《公孙克己》(结拜、上京、放走、卖马)等,俗称“四出连”。
陆丰西秦戏表演风格粗犷豪放,雄浑激昂,长于武戏,与.....北管戏(又称乱弹)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其武打技巧取法南派武功。西秦戏脚色分“打面行”、“打头行”、“网辫行”、“旗军行”几种,“打面行”包括红面、乌面、丑等;“打头行”包括正旦、花旦、蓝衫、婆脚等;“网辫行”包括老生、文生、武生、公末等;“旗军行”包括乌军、红军等。西秦戏传统剧目有一千多个,其中较有影响的包括《龚克己》、《三官堂》、《宝珠串》、《贩马记》等“四大弓马戏”,《打李凤》、《棋盘会》等“三十六本头戏”,《斩郑恩》等“七十二提纲戏”等,《回窑》、《葛嫩娘》、《秦香莲》、《赵氏孤儿》、《游西湖》等剧目也深受观众欢迎。
目前,陆丰西秦戏登记在册的剧团仅存博美镇两家民营剧团,从艺人员四十多人,其他地区已不见。传统剧目和富有传统特色的打头、打击乐、曲牌、道具等已濒临消亡,演艺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极为严重,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陆丰西秦戏主要特征: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又细腻柔情,唱做俱佳。擅演武功戏,习南派,宗支南少林;师承严格,且传承了不少特技表演。如“落马锏”、“落马金 ”、“杀千刀”、“企公仔架”、“耍交椅花”、“屈脚坐走”、“蜈蚣走”等;西秦戏艺人擅长勾脸,历代传承有一套完整脸谱,分“花面”、“毛面”、“面节”、“一画面”、“三块瓦”、“奸臣面”、“鸟屎面”、“特种面”等八个类型。
陆丰西秦戏有着其历史、文化、社会等研究重要价值:它与地方民情风俗、语言结合,形成别具一格的西秦戏剧种,根深蒂固,长期生存到现在。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它的剧目、表演、音乐、脸谱等艺术遗产丰富,而且保留了较多的原生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它既古老又稀有,又与.....北管戏有亲缘关系,故值得探讨、研究;它传承几百年来,丰富了社会的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的娱乐需求,有一定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