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泼水龙习俗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6 属于: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a href=/wiki/ZhangJiaJie/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张家界</a>泼水<a href=/sort/Lo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龙</a><a href=/wiki/XiS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习俗</a>
<a href=/wiki/HuN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湖南</a>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家界泼水龙习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家界泼水龙习俗在湖南永定区尹家溪镇西尹村、莫家岗村盛行。当地人用鲜棕叶作龙须,用葛藤、黄荆条、松树枝作龙身,由9至15人舞动,身着民族服装的群众用盆、瓢、桶端水围绕着龙泼浇,边舞边泼水、越泼水龙舞得越欢,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08年,张家界泼水龙习俗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紫荆堂田氏族谱》记载:其始祖田承满,官拜太子太保,抚夷通判。宋庆历四年(1044年)奉旨平蛮,屯兵大庸所武口寨,踞“南府北城”。南府,指大庸所;北城,即现在的尹家溪镇莫家岗村。其地水绕太极,常现紫气霞光。田承满后,从田氏又分支出庹姓。田、庹二姓常发生纷争,他们凭水了断争端,这就是人们传诵的“水断神君”。自此,视水为神,立龙神庙、始祖碑坊(现在还供奉着始祖金身)。大年三十祭河祭井;大旱之年,祭祖求雨,将水和龙合二为一,制扎成泼水龙,祈求上苍风调雨顺。以祭祀祈神的泼水龙,经无数代人的传承,逐步演变完善,形成了超自然、具有人格意识的永定独创祭祀文化艺术形式——泼水龙习俗。

  张家界泼水龙分9节、11节、13节、15节等不同长度的奇数,由9至15人参加舞龙,参与者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男女老少均可玩耍。成人表演叫大龙,小孩表演为小龙,男人组成的称为公龙,女人组成的为母龙。

  泼水龙扎制完毕后,还要经过四个祭祀程序:

  1.诚敬龙神(乡下敬泼水龙神、土地庙,城内敬城隍庙);

  2.扎位归位(将泼水龙立于龙神旁就位);

  3.取水敬龙(挑来清水浇泼龙身);

  4.尝水谢龙(舞龙者和在场群众各喝一口清水,以示龙王所赐,求雨必成)。然后,女性紧束全身,男性赤身短裤,开始飞舞。每到一地,先参拜当地土地、河神(河水、水井)。

  舞泼水龙也是有一定程式的,伴着锣、鼓、唢呐的铿锵乐曲,一人持“宝”在前,有“二龙抢宝”、“蜕皮”、“乌龙绞柱”、“蛇钻洞”、“水戏龙”、“龙戏水”等50多种玩法。

  泼水龙习俗形成的初期和雏形是以女性为舞龙者。这种独特的祭祀习俗可能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母系社会”。从古代零落的信息分析,它是远古自然崇拜的遗风,反映了敬畏苍天、祈求消灾的民族心理。泼水龙习俗无疑是孑遗的“活化石”,是民俗、艺术、祭祀相融合的珍品,故历久不衰。

  邹启祥   邹启祥•泼水龙习俗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尹家溪邹氏家族中历史上供奉着一位“祖先神”称为“黑宝大神”,其神像是黑脸面、黑服装、身盘黑色龙,它位居北方,其色主“黑”,它属于周易八卦坎宫,而坎主“水”,坎属于周易八卦象数的“一数”,所以又称黑水大神。一数就是老大之意,所以称“黑宝大神”。亦即“北方水神”,实际上就是民俗称呼的“泼水龙神”,祭“泼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