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城戏,流行于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是由汉族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剧,俗称“法事戏”“师公戏”“和尚戏”。2008年,打城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城戏是泉州、晋江民间由宋元以来僧、道普度超亡法事仪式衍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因普度仪式最后一天的科仪中,有“打地下城”(即“破狱”)和“打天堂城”的科法和武术、杂技之艺能表演为标志而被称之为“打城戏”。它不仅属于中国戏曲门类的一种,而且它还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
据载,泉州开元寺自唐至宋,每年中元皆筑坛设醮,超度亡魂,寺僧则表演一些短小佛经故事,穿插杂耍技艺。约于1860年,已有七百余年道教活动史的晋江小坑园村,首次出现道士(俗称“师公”)创建的打城戏班,俗称“师公戏”,聘请提线木偶艺人口授《目连救母》等戏文。1905年,泉州开元寺僧组建“大开元”打城戏班,后又另组更具规模的“小开元班”,其演员基本为和尚。1920年小兴源村道士组建以道士为演员的“小兴元班”,两班演出剧目及表演形式无大区别,分别被群众称之为“和尚班”和“道士班”。上世纪20年代后期,“小开元班”“小兴源班”在闽南地区产生一定影响,活动地点扩大到厦门、漳州和.....的台北、基隆、嘉义及南洋岛菲律宾等华人区,同时在泉州地区还出现十余个班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多数班社均衰落。1952年,由泉州有关部门聚集各地打城戏艺人,组成专业性戏曲剧团——“泉音技术剧团”,后更名为“泉州市小开元剧团”。1960年正式批准为“国营泉州市打城戏剧团”。
打城戏源起于道教祭祀活动,发展和成熟于道、佛僧人的法事表演。无论是内容与形式,都与宗教血脉相连,与民间民俗活动相依相存。打城戏的主要演出活动场所和生存环境依附着民间殡丧等法事活动,如“做功德”等,在这些活动当中,它既是一种戏剧表演,同时也是一种民间的宗教活动。
打城戏的表演以罗汉科舞为主,兼有提线木偶的若干表演特色,以武戏著称,武打运用泉州南少林拳技。保存有大量民间的特技、杂耍、舞蹈,带有很强的神秘性与独特性,如演员的桌上翻跳功夫、叠罗汉、吃火吐火、吃纸拉肠、甩须、甩发、蚌舞、黑白鬼舞、叉舞、旗舞等,尤其是“开大笼”及用刀劈面、用剪刀刺眼和刀插肚、锯腰等一些恐怖场面表演,既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又有别于其他剧种,体现该剧种在宗教文化底蕴方面与众不同。
打城戏的音乐唱腔由道情、佛曲和傀儡戏唱腔曲调(俗称“傀儡调”)结合而成,成为别具一格的宗教韵味,为曲牌体,约有二百余调。曲牌的组合及应用大体与傀儡戏相近。打城戏的角色行当与泉州傀儡戏相同,仅分为生、旦、丑、北(净)、杂五行,舞台用语为泉腔闽南方言。
打城戏的剧目,可分为宗教戏、历史剧、武侠戏、传统戏和新创戏等五个类型,《目连救母》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戏剧传统剧目。建国以来,创作一批新的剧目,如《郑成功》《龙宫借宝》《岳云》《宝莲灯》《潞安州》等,颇受观众欢迎,也使该剧种更臻成熟。
打城戏在泉州乃至闽南地区影响广泛,并曾应邀赴伊朗、日本、印度等国和.....地区参加戏剧节演出,普遍获得好评。